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各类文学评论文章30篇,共计17万字,其中诗歌评论9篇,其他叙事文学作品评论18篇,对话访谈类作品3篇。本书作者从事文学工作十余年,长期密切关注文学现场,试图在学院式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现场之间寻找更好的结合点,探索更有效的文学批评方式。这些评论文章始终坚持现场导向,文本导向,从作品和现象出发
本书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丛书之一种,以20142024年十年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的总体情况为论述对象,论述了这十年间批评实践的现状及批评家身处文学现场的言说与行动,尤其是动态的批评行动,围绕何为批评,批评何为追寻批评的来龙去脉,向读者展开了一幅批评话语的盛宴,并希望借此思考影响文学批评的决定性因素以及是什么力量在制约
《中国新文学的精神谱系》从更加整体的视角来讨论中国现代新文学的重要问题,特别注重将中国新文学置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交叉点上加以观照,从作为中国新文学核心的立人精神、中国新文学的中外思想资源、中国新文学的反思精神、责任使命、多元底色、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聚焦中国新文学的精神价值与思想意义。同时,本书以谱系学的方法将中
在大历史中建构文学史
蔷薇星火
景观与人物
偏见与趣味
不辍集
成为好作家的条件
陈思和先生以讲话的形式梳理自己的文学思想,这也可看作是一部理论形态的回忆录。在陈思和看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本身就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史;探究文学史的问题,无法绕开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责任及其在既定的社会传统及现实背景下所进行的实践,而这些都最终受到知识分子的思想所驱使,与他们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作者选取文学性语词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