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丛书《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苗族药卷。《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整套丛书共分为6卷,收录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苗族及彝族群众常用的民族中药1000余种,并按各少数民族类别分为蒙古族药卷、维吾尔族药卷、藏族药卷、傣族药卷、苗族药卷、彝族药卷,每卷收录该民族常用的400多种中药、2000幅高清彩色照片。全书共
本书为丛书《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彝族药卷。《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整套丛书共分为6卷,收录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苗族及彝族群众常用的民族中药1000余种,并按各少数民族类别分为蒙古族药卷、维吾尔族药卷、藏族药卷、傣族药卷、苗族药卷、彝族药卷,每卷收录该民族常用的400多种中药、2000幅高清彩色照片。全书共
本书为丛书《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维吾尔族药卷。《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整套丛书共分为6卷,收录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苗族及彝族群众常用的民族中药1000余种,并按各少数民族类别分为蒙古药族卷、维吾尔族药卷、藏族药卷、傣族药卷、苗族药卷、彝族药卷,每卷收录该民族常用的400多种中药、2000幅高清彩色照片。全
本书为丛书《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藏族药卷。《中国少数民族中药图鉴》整套丛书共分为6卷,收录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苗族及彝族群众常用的民族中药1000余种,并按各少数民族类别分为蒙古族药卷、维吾尔族药卷、藏族药卷、傣族药卷、苗族药卷、彝族药卷,每卷收录该民族常用的400多种中药、2000幅高清彩色照片。全书共
该选题通过文献整理、对比的方法,梳理西医学、中医学、中国主要少数民族医学的解毒理论及代表解毒药物,分析它们对“毒”认识的异同。通过文献分析研究,提出了对傣医解药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思路及解毒方法的8个切入点。傣医学的核心理论是“四塔”“五蕴”,“雅解”(傣语,意译为解药)学说是其最具民族特色的理论之一。作者通过概论、傣
本书稿为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人才培训系列教材,本书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藏医药发展历史,人体解剖构造及生理功能,饮食起居及养生保健知识,疾病的病因、病理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行医准则及医德规范,藏族天文历算等内容。从“三大因素”学、五原学说、寒热学理论基础等方面系统的解释了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体结构
本书稿对伊希丹金旺吉拉于1900年前后编写的《珊瑚鬘》手抄本进行了整理。《珊瑚鬘》是传统蒙医方剂,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和蒙古地区传统蒙医广泛应用的特效书本之一。《珊瑚鬘》中常用蒙药方剂和特效方剂,治疗疑难杂症具有特殊效果。本书稿是至今为止保留下来的10余本蒙藏文《珊瑚鬘》手抄珍稀本的影印版总汇。《伊希丹金旺吉拉蒙医方剂&l
本书对苗族医学的发展概况、苗医理论基础、苗医对疾病的认识及病证分类辨治做了阐述。疾病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病种的选择重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壮医针灸是壮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本教材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壮医针灸理论主要阐述壮医针灸的指导理论、作用机制、穴位命名、穴位分布、取穴原则规律和取穴方法。中篇壮医针灸技术分别介绍了壮医毫针疗法、壮医针挑疗法、壮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总论部分介绍了壮医儿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历史发展概况,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治疗特点,壮医儿科养护方法等内容。中篇分别从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论治诸方面,对小儿常见病、小儿时行疾病、初生儿病、壮医儿科流行性疾病、壮医儿科临床常见急症等作了详细论述。下篇介绍了壮医儿科内治方、外治方、食疗方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