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邮傩的生活世界:基于宗教与历史的双重视角》运用民俗学田野作业,通过三年跟傩之后,对石邮傩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首先,在全文构思方面,作者黄清喜以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引领,统观全文,使文章在逻辑性解读石邮傩文化内涵的同时始终保持相当的哲理高度。其次,作者通过具体而微的田野体认,以当地民众的感受对石邮傩进行了“在”的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册)》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试图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描述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册)》纵论1900-1949年中国戏剧的发展,有京剧的兴盛、话剧的初生,各地方剧种的绚丽多姿。有城市戏剧的蓬勃发展,有商业和戏剧的互动,有抗战戏剧的复杂景观,有东西方戏剧的
当代美国戏剧艺术思潮的变迁与美国社会相互影响和作用。当代美国戏剧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多元发展,从现实主义到现代派,后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特征。 《当代美国戏剧艺术思潮研究》以经典剧作家为研究对象,包括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和莉莲·海尔曼等,也讨论了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有影响力的剧作家。 《当代美国戏剧艺术思
《曲学》第四卷(2016年),共收录曲学类论文23篇,分曲乐探索、曲史新说、曲论研究、演出研究、文献文物、域外曲学、戏曲图像、民艺曲种、曲家班社、曲苑新韵等十个栏目,基本囊括了近年来中外曲学领域内的新研究成果和相关出版情况。
《京剧艺术漫论》是安徽大学教授孙以昭先生多年来研究京剧的论文集,其中也有其关于京剧的格律诗,多为已发表在报刊上的旧作,也有少数篇章为新作。书中文章观点新颖,理论有据,阐释清晰。书中以研究姜妙香先生的唱词、唱法、身段的文章为主,兼论其他京剧名家的表演风格,是一本很好的探讨京剧艺术的书。
《京都聆曲录》为作者十年间所撰昆曲论文、批评文章的精选集,主要包括北方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京越诸剧等内容,侧重于昆曲史理论及对新世纪以来与昆曲相关的文化现象的批评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搜集史料,深入体会戏曲之文本与历史,亦尝试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来重构戏曲史,剖析当前戏曲文化生态及其变迁,提供了看待昆曲及传统文化
毕谷云(1930—)上海人,著名京剧乾旦。“徐(碧云)派”艺术现存杰出的传人,梅兰芳先生关门弟子,曾拜师荀慧生,并向筱派艺术创始人于连泉问艺。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北京先后建立红星京剧团、民生京剧团,任主演兼团长,以演《绿珠坠楼》、《活捉王魁》等戏脍炙人口,同时兼演梅、荀、筱三派名剧,并常演出《续红娘》、后部《玉堂春》等绝
演艺业处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艺业的发展是由剧团来实现,演艺剧团的发展水平关系演艺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国家文化的繁荣。本书翔实地记录了泉州各演艺剧团创业的艰辛,也点评了剧团的独到之处,并前瞻各剧种的传承发展,既有对影响泉州五大演艺剧团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共性分析,又有对各剧团不同发展模式的个案探讨。
本书介绍明清时期的38种戏曲论著,对之进行系统全面关照,并对《中国古代戏著集成》在目录编排方面进行重新调整,对史籍中的有关错误进行订正,对著者生平与著述情况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