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海选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现当代的古体科学诗245首,分别介绍诗人概况品鉴诗品内涵,并以每位诗人及其诗篇作为历史长河的“观察站”,探讨反映认识自然、开发资源之文明过程的诗学发展史,认为诗与科学同构并存,均同源于“趣”,随着“趣”在可行的空间由近及远的拓展、可知的对象由表及里的深化,古代“
该研究专著分四章。第一章《搜集与研究问题》中探讨了卡尔梅克《格斯尔》文献搜集整理及研究概况。第二章《德国文献研究》中提出了卡尔梅克自古以来有书面《格斯尔》传承的新观点,进而推翻了一些学者坚持的北京版《格斯尔》西方传播及卡尔梅克《格斯尔》来自于北京版《格斯尔》的错误观点。第三章《俄罗斯文献研究》中探讨了19至20世纪俄罗
该研究专著由转写原则、序言、正文、词语注释、后记等5部分组成。主要由书面文本、口头文本及相关文献组成。即,18-19世纪学者的德文或俄文《格斯尔》文献、19-20世纪学者的国际音标或托忒文《格斯尔》文献、16部托忒文或卡尔梅克基里尔文《格斯尔》及4部18-19世纪托忒文的《格斯尔》相关文献等文本转写或翻译成传统蒙古文,
本书借鉴丹纳《艺术哲学》所采取的从地域人文等角度研究艺术发展盛衰的方式,从华夏民族的地理、历史、哲学、人文、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世界最精美的文学艺术(中国唐宋词)的创作审美问题。全书分为四个章节,包括华夏民族心灵的诗性、认知的哲理性、汉语的音乐性、华夏民族的灵知善感性等特点,用中国历来的诗歌创作手法、唐宋词多种类型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对生态诗歌的地方感的重建、当代价值、生态诗歌的意象和实践美学、生态诗歌的创作等方面,全方位地讨论了生态诗学建构的相关问题:第二部分为生态诗歌文本评论,以生态诗歌文本为对象,通过深度解读,带领读者领略生态诗歌的魅力。
本书为经典中国外译项目作品。本书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内容、成就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广泛影响,全书共分八编:社会言情编、武侠会党编、侦探推理编、历史演义编、滑稽幽默編、通俗戏剧编、通俗期刊编和大事记编。其基本观点是对过去的被中国新文学史所压抑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重新加以评价,认为这些在市民中有广泛影响的作品
本书包括原文、注释、译文和导读等部分。注释部分对难解字词进行注音和解释。导读部分抓住诗歌的内涵和特色加以分析,帮助同学们拓展思路,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本书共5册,分别是:侯会给孩子讲《三国演义》、侯会给孩子讲《水浒传》、侯会给孩子讲《西游记》、侯会给孩子讲《红楼梦》、侯会给孩子讲《儒林外史》。
本书稿以藏族小说演变的规律为依据分为四个板块,主要论述了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的藏族小说的演变。从当下藏族小说研究的动态来看,分析和研究藏族小说的体例、内容等方面的专著及论文较多,但综合研究藏族小说演变方面的文章寥寥无几。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藏族小说的演变。洛桑边旦,2015年毕业于西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藏
本书选录了浙江省唐代47位诗人有代表性的诗作950首,选编内容展现了唐代诗人及其相对经典的诗歌作品。每首作品下,汇列古人诗评,这部分占有相当篇幅,读之犹增诗学涵养。诗人小传,选诗加汇评,乃本书的主要内容。编写目的有二:一是大体反映浙江省唐代诗风概况;二是仅就唐诗选本,荟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