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呈现中国美术创作成果,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在展陈方式和组织形式上实现了创新。展览分两个阶段阶段是各个美术门类的分区展览,自2014年8月至9月陆续在全国13个展区分别展出。其中,中国画展区设在天津,油画展区设在杭州,版画展区设在广州,雕塑展区设在太原,水彩、粉画展区设在武汉,壁画展区设在北京,漆画展区设在福州,艺术
李钢编著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集》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雕塑作品集》通过创新求繁荣,倡导多样促发展,成为本届全国美展系列展览当中的亮点。本届雕塑展区采用由雕塑家直接报送作品的方式,先后共收到全国各地2689件作品,经过评委会认真严格初评和复评,共评选出参展作品
装帧设计通过数种纸质的变化,进行内容结构的理性划分,着重把握洪卫作品气质与精神的传达,以人文的视角对整体设计的考量,书籍在安静的阅读过程中时有惊喜。这不仅仅是一本洪卫个人作品集,更是洪卫献给当代中国平面设计的珍贵礼物。
《西泠印社(总第四十三辑):桐乡君匋艺术院海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专辑》是西泠印社的社刊,其主旨是宣传西泠印社,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金石文化。钱君陶先生,是中国当代“一身精三艺,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书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总第四十三辑):桐乡君匋艺术院海宁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专辑》内含钱君匋相关研究、
王书平主编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的作品反映了五年来中国画的创作水平和发展现状,在题材、体裁和形式、手法诸多方面有新突破,风格多样、探索广泛,不仅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也颇显著。其中不乏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新作,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是一次高品位、高质量的作品集,展示
陶瓷在中国意义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历史积淀的文化形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中国陶瓷的独特性及美感,曾深刻的影响了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使其一度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符号。随着时代更迭、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的多元发展,陶瓷成为最具世界语言的艺术形式。吕建中便主动鹅《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陶艺作品集》收录了第十二届全国美术
《外国美术简史》最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权威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勘误和增订,并交由我社出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增订本各章节均补充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并特别在章前设总论,总述该时期外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社会诸因素的
全书分为东方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西方原始社会时期、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和18世纪欧、19世纪和现代美术共14章。
“中道自然”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提倡“中庸之道”,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道家信奉“道法自然”,所谓“道”即宇宙万物所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律,“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视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为世间至理。“中道自然”蕴含了传统美学的最高法则,对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编著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4届优秀毕业作品集》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优秀毕业作品集,内容选编了该校毕业生毕业作品中较为突出、具有独特创意的多个作品,涉及绘画、雕塑、产品包装设计、会展策划设计、演出空间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珠宝设计、摄影、动画创作等多个艺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