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历史上最伟大军事理论家的著作进行了一次全新呈现。《战争论》通常被认为深奥晦涩,本书为那些试图深入研读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大学生而写,试图解读克劳塞维茨在理论和战略方面的一些重要观点。在三个虚构的事件中,克劳塞维茨在西点军校参加了一个研讨会;在一个华盛顿智囊团里就反恐战争进行讨论;访问圣达菲(SantaFe)的一
本书深入揭秘了60多年来极大地塑造了战争和技术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权威历史。作为对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回应,美国于1958年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其最初的职能是“创造梦幻的未来武器。”数十年间,该部门致力于扩展军事技术的应用。 作者沙龙·温伯格对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成功和失败进行了生动描绘,包括:令人瞩
《英国战列巡洋舰:1905—1920年》以20世纪初英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发展历史作为叙述主线,分别介绍了这一舰种的起源、设计思路、各舰建造过程、服役简史及(一战期间的)经典战例,还有包括军舰动力、武备、装甲在内的各方面性能参数和特点;除此之外,书中含有大量关于这些军舰的珍贵黑白照片、设计线图、参数列表,它们不仅是对正文
本书研究了瑞典如何单凭军事技能便跻身强国之列,并支配北欧长达一个世纪。以瑞典的行动为主线,讲述卡尔马战争、三十年战争、瑞波战争(“大洪水”)、斯堪尼亚战争和大北方战争的历史。回顾瑞典军队如何踏上欧洲大陆、浴血沙场、崛起为军事强国,直至与庞大的俄国进行较量时走向毁灭。分析瑞典帝国的兴衰原因,探索战争、经济、地缘政治与国家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卷4:1923—1945,从“纳尔逊”级到“前卫”级》内容上接1922年《华盛顿条约》对海军各舰种的限制所带来的设计挑战,下至二战结束,这一时期的战舰设计工作主要受条约体系、预算限制与和平主义思潮三方面制约,所涵盖的战舰种类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护航舰艇等。在叙述方向
《欧洲经典要塞》一文以骑士团保卫罗得岛和马耳他为线索,以两岛防御体系为实例,系统讲述了欧洲要塞从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的演进发展过程,以及兵力处于劣势的防守方如何凭借要塞取得胜利或虽败犹荣。《幽灵战士:狙击手传奇》一文则讲述了生命的收割者——狙击手,两百年来如何改变历史走向的传奇故事。
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去世。这位世界征服者的骤然离世,使亚欧大陆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亚历山大生前并未指定继承人,其麾下部将开始为王座的归属展开殊死搏斗,昙花一现的庞大帝国很快分裂。这些曾跟随亚历山大南征北战的骁勇战将,用波澜壮阔的四十年拉开了“希腊化时代”的序幕。佩尔狄卡斯、克拉特鲁斯、安提帕特、
本书讨论了从君士坦丁堡陷落到三十年战争爆发之间,也就是1453—1618年间的战争形式变化。在这近两个世纪里,欧洲爆发了仿佛无休止的一系列战争,西班牙、法国、英国、奥斯曼帝国、匈牙利、奥地利、荷兰、等轮番登场,在硝烟中见证了火药武器的大发展、防御工事的新变化、步兵轮射体系的诞生、炮兵等新兵种的崛起、旧骑士向新骑兵的转换
从辉煌的盛唐到偏安一隅的南宋,六百余年间爆发了许多场战役与历史变革。先看唐朝,前有李世民辅助其父李渊开创大唐基业,中有安禄山夭折盛唐繁华,后有藩镇节度使割据自立。再看宋朝,靖康之耻终结了北宋,有志恢复故土的岳飞却成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绊脚石,何其悲哀。 本书选取十个精彩片段,着重分析了对大唐、宋朝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该书研究了采用仿真技术分析评估武装直升机作战效能的方法;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评估基础、建模实践和仿真开发。评估基础部分在介绍武装直升机平台和机载武器系统的组成结构与作战运用、阐述建模与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作战效能仿真评估的实施过程、构建了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作战效能分析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