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现代药理学的理论及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进行阐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药药理的基本知识以及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的*新药理作用于临床应用。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中总论7章,介绍了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概况、药理理论的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等。
本书探讨了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药物用量在历经三千年度量衡制度变更之后,与当今标准单位的换算。对文献记录、度量衡有关考古进展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现代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对于学习中医,尤其是将经方应用于临床的医生,对这个问题应该认真思考,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对此有所得。
经深入解读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根据真卷题量及学科分布设计,与真实试题相似度极高。力求给考生*真实的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环境.供考生考前自测,使考生在备考时能够对考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阶段性复习和临考前能够全面的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并熟悉考点分布、控制考试时间。
颜德馨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本书分三篇系统整理了颜德馨先生关于98味中药、94组药对及77首古方经验方的心得体会,特色鲜明,记述详实,指导性强,所论经过长期运用检验,效果确实,对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外治法是中医学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优于内治法,具有作用直接、使用安全、廉便效验等特点,非常适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百余种病证及近千种有效的外治处方,分内、外、男、妇、儿、皮肤等科,分别详细讲述了处方组成、操作、方解等内
罗田中草药名录
《本草纲目》自1578年成书以来,至清末又历300多年。这300多年中产生的大批药学文献尚无系统整理研究。此外,李时珍未见或近现代浮现的医药古籍甚多,其中也有丰富的药物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发扬《本草纲目》所开启的事业,本项目拟将《纲目》所未收(截止到1911年前)的药学资料按《纲目》体例,编成《本草纲目续编》,从而填补《
《本草纲目续编五虫鳞介禽兽部》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收载李时珍所未能得见及李时珍之后至1911年以前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相关内容,且采用《本草纲目》(此下简称《纲目》)原体例予以编次,故名之为《本草纲目续编》。以《神农本草经》为起点,此后大约每隔四五百年,本草学就会有一次集大成式的整理。《纲目》成书至今又历440
《本草纲目续编二火水土金石部》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收载李时珍所未能得见及李时珍之后至1911年以前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相关内容,且采用《本草纲目》(此下简称《纲目》)原体例予以编次,故名之为《本草纲目续编》。以《神农本草经》为起点,此后大约每隔四五百年,本草学就会有一次集大成式的整理。《纲目》成书至今又历440
《本草纲目续编一序例》是“本草纲目研究集成”丛书之一,收载李时珍所未能得见及李时珍之后至1911年以前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相关内容,且采用《本草纲目》(此下简称《纲目》)原体例予以编次,故名之为《本草纲目续编》。以《神农本草经》为起点,此后大约每隔四五百年,本草学就会有一次集大成式的整理?《纲目》成书至今又历44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