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之一,教材在注意系统讲述天然药物化学经典内容的同时,特别对重要类型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天然产物的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基于天然产物的新药开发等内容也做了重点介绍。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双语教材”为中国药科大学校本教材,是中英文对照实验类教材。本套教材于2006—2010年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5—2016年间有部分教材启动修订工作,目前本套教材共23门。考虑到教材内容更新及往年使用情况,启动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其中18门。
本书精选了中华各民族自古至今在抵御和战胜疾病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偏方验方5000余剂,这些方剂是人们经过反复实践总结而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实用价值很高,经济实惠,多少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很多方剂成为传世之宝。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糖和苷、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萜类和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天然药物的开发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天然药物化学简介;天然药物化学的历史和现状;糖和糖苷类结构类型与分类;糖链和糖苷键的降解;糖和苷的提取分离;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呈色反应;
《国医论衡》
本书引述了多种医书,分别对胎儿发育状态、妊娠诊断、孕期卫生、孕妇用药禁忌、妊娠期特有疾病、各种难产、产褥期护理及产后病证,都作了论述。
本书共二十四卷,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候胎、坐月、产难及产后等门类,每门分若干病证,加以论述。
本草纲目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49年至1979年间我国医务工作者开展了深入且内容丰富的中草药研究工作,包括2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其直接成果就是形成了大量的中草药研究性书籍。这些中草药书籍具有范围广泛、地域性强、真实可靠、原创性高等特点,蕴含着我国各地方中药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和浓郁的地方中药、民族药物特色,是中华人民共和
本书主要搜集并整理国内名医刊登在《医药星期三》上的简单实用的外治经验方,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常见病,从病因病机、中医分型、辨证施治、治疗原则等详细介绍验方,普及简单实用的治病经验,让百姓获得实用的防病治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