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分为上下两卷,以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著作《通志堂集》为底本,按词牌格律完整梳理、讲解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348首词。同时本书为叶嘉莹先生作为纳兰族裔在人生百岁之际,用中华传统读诵的调子首次**读诵全本纳兰词的心血之作。全书首次按词牌格律梳理348首纳兰词,由纳兰文化学术界青年学者刘子菲女士经过严
如何读懂中国古典词曲 解析中国古典文学名家著作 了解中国古典词曲的发展过程
本书主要对《歧路灯》各种抄本之间的异同特点进行考察,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梳理各版本的形成过程,分析抄本用字特点,并对一些词语进行考释,分析栾星校注本《歧路灯》存在的问题,以期了解清代中晚期抄本文献用字的基本情况和河南方言词汇的发展演变情况。
本书主要探讨《沧浪诗话》这部中国古代的诗话体理论著作在英语世界的文化重构过程中,是如何被选择、被翻译、被引用、被阐释、被定位、被挪用、被重构的,又是如何与英语世界的文化发生碰撞、关联、对话,甚至是走向杂糅的?全书共六章,分别讨论了斯宾迦“强烈需求”下诞生的初次英译、德国诗人的英语翻译、主动偏离中国权威底本的全译、刘若愚
本书从《诗经》至唐诗的浩瀚诗海中精心选择出8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又相对简易的306首古诗。作者简介、题意简释、背景简介、内容简示、艺术特色简析等内容,帮助读者从概括的角度研读古诗;全诗直译、诗句简析、词语解释帮助读者从具体的角度研读古诗;重点、难点或疑点的分析是对把握诗歌精髓、破除有关障碍的深入研读,把此项内容辟为“阅读
本书共有八章,主体研究则有六章。采用史学方法,以宏观角度论述中唐山水诗之源头,自诗经、楚辞及汉赋谈起,中经谢灵运为首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直到初盛唐王绩、王、孟、李、杜等五大诗人之山水诗。采用传统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索中唐时期山水诗从何产生之基本问题。该书的考论除了联系作者生平,还挑选其重要作品进行详细的评说
小莽苍苍斋是曾任毛泽东主席秘书的田家英先生的书斋名,田家英先生平生喜好书法,对清代历史颇有研究,他多方收集清代名人墨迹,作为研究清史的史料。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他收集到了有清一代众多文化名人的手迹,其专门和齐全的程度在国内收藏界罕见其匹。在这些珍贵收藏中,《红楼梦》专题的收藏格外引人注目。本书以田家英先生小莽苍苍斋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致力于维护和开发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丛书,已编纂修订出版有中国文学鉴赏辞典新一版系列、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等。《唐诗鉴赏辞典》首创文学鉴赏工具书形式,自1983年推出后,广受读者好评,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典品牌。正逢《唐诗鉴赏辞典》出版40周年之际,
本书探索唐宋诗歌与园林植物审美的复杂联系,着重讨论唐宋诗人独特的园林植物审美经验与诗歌意象表现和意境营构的关系;联系绘画文献和植物谱录文献,梳理唐宋园林植物复杂且不断发展的审美内涵,多角度观察其对唐宋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上编考察唐宋时期王维、杜甫、白居易、李德裕、苏轼、晁补之、杨万里等园林植物书写最具特色的诗人,分析其
本书由作者课程讲稿编订而成,从当代诗词创作实践出发,针对诗词理论上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或者误区展开有针对性的、创新性的研究。全书厘定了诗与非诗的边界,论述了诗词的用典与表达风格,分析了不同体裁如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古风、词、新古体诗词等各自的特性与章法结构,还特别分析了诗词的立意与思维方式,诗词鉴赏标准和赏析方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