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2011年中国政府组织利比亚侨民大撤离的内幕。
《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0-2011)》以年份为脉络,精选新世纪以来的优秀纪实文学作品,从2000年到2011年,一年一本,共12本。每本书精编约25万字优秀纪实文学文本,并配以约40幅新华社珍贵图片,全景式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发展成就。不同于常见的纪
熊光炯创作的《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结合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心远--一个教育世家的百年沧桑》抒写了江西南昌冈上乡月池村熊氏家族百年树人的艰苦历程,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理想到底是不是骗子》选取了一个断面去观察传媒人的理想与现实。并试图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理想是不是骗子?《理想到底是不是骗子》不是励志读物,胜似励志读物。书中这12位传媒大腕曾经是《南方都市报》的开创者、践行者、参与者,怀揣着类似的梦想,为富有理想主义气质的新闻事业并肩前行过。早已誉满江湖的他们,在大学校园、机关单位、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本书根据作者青年时代的一段特殊经历,描写了在迥异于正常人生活环境下的人的命运和心理状态。此外,还回忆了其父亲严独鹤晚年的生活以及父亲文友的旧事轶闻。
在中国渤海之滨的天津滨海新区,在一片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涂上,在享有“智能之城”之誉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蓝图中,有一个生态核会展区,里面有一个“问月广场”,将建有“问月塔”,南可眺望城市中心,西可眺望生态湖。“问月”,一个颇有创意的广场,有星有月有梦想。这个广场位于滨海新区两条生态廊道的交汇点,四面九条道路象征在天津入海
《我和艾青》由高瑛著,作者与大诗人艾青,是携手走过了四十年风雨沧桑的夫妻。他们“患难相处,心魂相守”,曾有过一段不为时俗所容的刻骨恋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作者冲破重重阻挠,与艾青相恋、结婚,但不久艾青即被打成“右派”,而她坚贞不渝、初衷不改,陪伴丈夫先发配北大荒,后全家又赴新疆石河子充军劳改,历尽艰难,九死一生。十
《知行文丛·时代的聚焦:媒体视线中的北航》从不同角度,辑录这所新中国创建的巍巍学府弦歌不辍、薪火传承的历史片段,辑录北航人对母校深厚的情怀、阐释与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构想,辑录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不经意间铭刻于岁月发梢的生动记忆。
本书作者对父母所经历的峥嵘岁月充满了景仰,她以朴实真切的文字,重点讲述了母亲在志愿军家属队里是如何学习和生活的,并以父母的相爱相知为主线,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家从战乱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后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中瑞友谊奇葩:广州与“哥德堡号”、“哥德堡号”访问广州全纪录》展示了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远洋商船“哥德堡号”历史上三次远航中国广州,以及2006年再次访问广州的起因、经过与历程,重现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画面,生动描述了当时的盛大场景。《中瑞友谊奇葩:广州与“哥德堡号”·“哥德堡号”访问广州全纪录》着重体现了“哥德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