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出版的*本文学评论自选集。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是从作者发表的一百多万字的评论作品当中精选出来的。本书共分为二辑,辑一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收录了作者近二十多年间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论文,其中多篇文章原发于国内著名报刊,发表后具有全国影响。辑二为西部文学观察。自选集中的这一部分内容,集中体现了作为宁
张贤亮的文学世界
《大师的脚注/中国现代文学馆档案研究丛书》对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作家手稿、书信、字画等进行档案研究,手稿部分有的是进行了版本比较,例如《谈师陀<荒野>修改稿》《<无望村的馆主>的修改稿》《<演员的自我感觉手稿研究>》《浅谈<忠孝公园>手稿的修改》;有的是发现了遗稿将文学的未完稿进行了补充,例如《师陀四章残稿与其长篇小说<
《私语·夜读探寻当代文学中的叙事可能》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作者立足当下的文学作品,对时代的文学症候进行深度的解读与剖析,主要从内容、形式等角度作出了深入分析,讨论了当下广泛存在的文学现象和流行的文学作品,通过文本细读、对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分析,深入而透彻地解读了几代作家不同的文学表征方式及其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第二版)
清末至五四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频繁接触、对抗与交融的时期,形成了一种常与变、退与进、取与舍的文化交锋和转型的语境。在文学标新的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便是祭悼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格局下生成的价值功效、情感释放、生死体验与文学叙事。本书意在解决清末至五四现代性语境中的祭悼文学及其文化转型问题。将祭悼作为切入文学
《陆游文研究》以陆游文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陆游志士之文的特点,即锋颖锐利、情感浓郁、立意高远、见识卓异、文备众体、风格朗畅、文采飞扬。主体部分分别论述陆游文中有文学价值的序跋、书启、杂记、笔记、史传、碑志和颂赞等七种文体。后将陆游文置于两宋文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认为陆游可入两宋一流古文学家之列,是南宋中兴文坛的杰出代表。
本书分本体论、创作论、文体论、修辞论、风格论、鉴赏论等六大门类共精选30个核心关键词,依次在五个层面作话语阐释:一是语义界定、中西比较,二是语根追溯、古今演绎,三是语境还原、经典诠释,四是语用呈现、批评实践,五是敷理举统、意义揭示。为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书对核心关键词的诠释,前有话题导入,后有问题思考。
本书主要对19世纪末至20世中期现代中国文论话语进行了多面的描述,将纷繁复杂的现代中国文论抽绎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多元话语系统现代、西学、维新与传统,细致考辨了这一多元话语系统在现代中国文论发展中所起到的正负面效应,勾勒了现代中国文论出现、演进、蜕变的多元动因和线索,还原现代文论知识生产的复杂性、丰富性、多元性特征。作者坚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重写文学史讨论的逐渐深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历了确立与解构的反复。在不断的解构与颠覆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呈现出多元性。从现在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思路看来,对文学外部关系的研究已经开始引起重视,并且逐渐有转向文化研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