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皮影木偶/中华复兴之光辉煌书画艺术》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奇妙皮影木偶/中华复兴之光辉煌书画艺术
歌剧是西方音乐中所占比重非常大的一种体裁,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在西方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中,都是重要的演出形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大师们的努力,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剧名作,许多歌剧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表演,一些著名的唱段,音乐会中歌唱家们的保留曲目,深受爱好音乐的人们的喜爱。黎孟德所著的本书
本书叙述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发生与发展,论述中国的当代戏剧现象,对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及其创作的剧目、戏剧运动与思潮,以及戏剧舞台艺术等进行总结梳理、分析评述。
《戏剧的结构与解构》致力于探讨艺术家对于“第四堵墙”的态度、用法,进而分析戏剧结构的不同特点。他首先溯源穷流、归纳整理,将2500年以来戏剧的叙事性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力图展现各个时期、各种流派提倡的戏剧结构特色。其次,与相对成熟的叙事性结构相比,有关剧场结构的论著还相对匮乏。作者以编导演模式为视点,横向比较世界戏剧美学
《梅兰芳演出戏单集(套装全三卷)》共分3卷,有戏单2493张。《梅兰芳演出戏单集(套装全三卷)》作为图文书,内容包括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各个艺术表演时期、各种表演形式的戏单近2500份。其中,1910年—1919年为卷一;1927—1949年为卷二;1050—1960年为卷三。卷三下半部分包括年份不详者。《梅兰芳演出戏单
蒲剧也称蒲剧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兴于山西古蒲州一带而得名。本书以翔实厚重的史料、丰富多彩的内容、雅俗共赏的笔调,介绍了蒲剧的起源、发展、流变和现状,以及蒲剧的经典剧目、流派等,充分展示了蒲剧的独特艺术魅力。本书还配有珍贵的史料图片,图文并茂,是弘扬中华戏曲艺术,宣传戏曲文化,普及蒲剧知识的通俗读物。
作为上海原生的、独特的剧种,沪剧在当代应得到更多的珍惜、更大的呵护、更好的发展,因为它承载着上海的方言、上海的民俗、上海的艺术乃至上海人的情感与精神,并将继续以戏剧、以艺术、以文化的形式记载上海的未来。作者不仅对沪剧发展史上的艺术家及作品有生动的介绍,对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诸多沪剧表演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也做了全面和认真
潮剧是以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宋元南戏的一支,诞生于古潮州,曾有潮泉调、潮腔、潮调、潮音戏、潮州戏和潮州白字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统称潮剧。《潮剧史话》以生动流畅的文字,讲述了潮剧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代表性剧目和突出人物等,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潮剧这个地方小剧种的巨大变化和长足发展,清晰地勾
本书精心编选清宫戏曲档案约100件1700页,影印出版。时间跨度为乾隆、同治、光绪三朝,内容包括清代帝后关于戏曲演出的谕旨,内廷排戏演戏角色安排,演出后赏赐物品、钱粮数额,万寿庆典,戏台修缮,戏箱行头道具制作,管理精忠庙带戏档,昇平署内外学开团场、节令、宴戏、大戏,里外昆、弋、乱弹、轴子、杂戏等总目录等,是清代宫戏曲研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端于清乾隆末年的小戏,随着“三进安庆”、“两入上海”,经过城市文化的洗礼,在表演艺术形式上日趋成熟。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两度与新兴影视媒体联姻,华丽转身,香飘海内外,影响广泛。《黄梅戏史话》从史、论、人、剧四个方面,对黄梅戏艺术进行了全面而简要的勾勒与介绍,力图使读者通过黄梅戏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