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丛书是齐沪扬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的系列成果,并入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旨在构建并完善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的针对外国学生教育的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主要服务于一线汉语教师、研究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
汉语词汇显著的类型特点是词根复合构词。复合就会形成关系,复合词中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呈现出复杂多样、不完全对应、兼具历史层累性的特点。 本书在推进汉语复合词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聚焦相关的二语复合词学习与教学,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以下五类问题:典型或特殊复合词的二语学习者词义识解及其影响因素、表层语法结构关系与深层语义
本书在既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国际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为起点,不断探索相关教育领域教学创新发展的方向,尝试论证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如何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当下教育的新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与路径等。全书逻辑框架严谨,研究视角新颖,材料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频密,一代复一代的来华西人投身汉外、外汉辞书的编纂和汉语词汇的集释,为剖析中西交往与文明互通、语言接触与嬗变留下了另一个敦煌宝藏。《明清来华西人与辞书编纂》正是对这一敦煌宝藏的考古再发掘。本书从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全方位地阐释:1.明清时代的西人如何看待汉语材料?其看法与中国士大夫有无
《切韵》系韵书是研究中古音的重要文献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两种:故宫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其中《广韵》已有多种校理专著,如周祖谟《广韵校本》(1960)、余廼永《新刊互注宋本广韵》(2000)、黄侃《黄侃手批广韵》(2006)、蔡梦麟《广韵校释》(2007)、赵少咸《广韵疏证》(2010)等。相较于《广
汉字是象形文字,但它表达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多的是内在关系。词义有理可循、井然有序,多义词的大多数义项由一种抽象意义贯穿和统摄,即核心义。核心义影响着用词之法,统摄着众多词义,并始终存在于词义演进过程中。核心义研究探讨用字之法以及词义演变的基本规律,能够阐释诸多义项产生的脉络关系,揭示同源词词义演变的诸多关联。本书
本书的主要创获是提出首发和后随两种不同类型的演变模式,认为首发模式中的主要特征对后随模式起着制导作用,影响力贯串同类演变的始终。从历时角度看,首发者和后随者之间不是拷贝关系,每个成员都走过具有自身特征的语法化历程。在对演变的语义因素的探究方面,本书分析了语义关系变化、时间关系变化和句子推理意义变化等因素。对产生介词的结
在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新背景下,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是汉语国际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大势中,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推动了汉语走向世界,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概论》从发展研究的视角出发,既有整体宏观的国际视野,也有“一国一策”的国别视域;既有教育国际化下汉语国际教
本书是一本关于法学论文写作技能的著作。 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论文写作的基本原理、要求、技能、规范、方法等。 本书特点之一是,几乎涵盖了论文的每一个角落,力争无遗漏; 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讲理,而不仅仅告诉读者技能是什么; 第三,为了避免单纯展开的规范形式单调、僵化,文中穿插了哲学、古文、诗词等类比性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