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中很多人都曾受影响于俄罗斯文学,很多作家与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也都已经纳入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俄罗斯》系统性地整理以鲁迅、老舍、茅盾、巴金、田汉为代表的现代中国文学家及其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研究状况,以大量俄罗斯实地调研为基础,以多位俄罗斯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学者帮助提供的前沿新鲜材料为框架,
中国作协创研部根据2017年公开发表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论文,择优选出《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历程》等22篇
《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
中国文学批评不仅需要认知批评历史,更需要通:文学原理之通,古今论述之通,中外交汇之通,创作欣赏之通。本书围绕文学创作与批评两条线索,在研究方法和内涵定位上与历史、哲学相区分,从感情、想象、思想、形式四个方面入手,回归文学本体研究理论,兼具批评者的理论目光、欣赏者的愉悦心声、创作者的卓识经验,能带读者登堂入室,领略文学理
《新腔》为上海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张怡微最新的抒情文艺论集。书名“新腔”取自黄庭坚诗“时时能度曲,秀句入新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经典,重温文学故事,新解旧文往事,在小说、戏曲、电影的细读比较中,探寻文学艺术审美的时代新曲。 全书分三辑,第一辑“爱情为什么变成了历史”,重读王安忆、张爱玲、白先勇、苏童、毕飞
自信小书架,是响应习总书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知道精神,在总书记于公开场合提及的图书、作家、相关音乐美术文化中,择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篇章。本书精选多篇经典的外国文学,包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等,让小读者们倾听大师的独家解析,爱上中国文学,树立自信心。
《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全面而详尽的评价了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特色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除正文二篇,附文一篇外,另录《新唐书》韩柳传及韩柳碑志共五篇,又甄选了韩柳经典作品共四十八篇,是一本可信而有趣的“大家小书”。
本书主要分三编展开论述:第一编集中论述近代思潮与文学转型的关系,第二编聚焦于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语言和文学转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第三编泛论中国近代文化与文学的变革。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图书。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第三党”文学期刊的文化品行;“左翼”文学期刊的文化选择;官办文学期刊的文化策略;人道主义文学期刊的文化立场;等等。本书利用一手史料,对抗日文学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进行了
《1916:新文学发生的年代学研究》从年代学的角度立论,以原始文献的征引与呈现来考察新文学发生期的关键时刻1916年的中国文学,并在此基础上回顾新文学权力的获取过程及其占位策略,以场域理论的视角探源新文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