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古代诗文选注丛书中之一种,内容是近代诗歌选注。自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方文化处在不断的冲突和融合之中,表现在文学领域,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本书选取近代以来主要作家的诗歌作品,全书由原文、注释、解读、选评等部分组成,萃取经典文章,注释精练、准确,鉴赏深刻、透彻。
《诗词名句接龙800条》以内容丰富有趣的接龙游戏形式,将诗词中的四季、成语、作者和名句等知识展现给孩子,避免枯燥的背诵,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大量的古诗词名句和诗词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四季诗句接龙、数字诗句接龙、动物诗句接龙、人物诗句接龙、色彩诗句接龙等。内容丰富,共涉及诗词3000多首,不仅涵盖了教学大纲、新课标要求必背的
全书为作者及好友创作的格律诗词,一共470首,大体按年代和专题分,总共分为16章,包括:紫霞流徽(12首)、青山妩媚(23首)、庚子时疫(58首)、梅花喜神(50首)、把酒东风(25首)、阴晴圆缺(51首)、江山如画(43首)、阑干拍遍(50首)、春归秣陵(14首)、地北天东(27首)、九江秀色(14首)、岭南读云(4
“四部要籍选刊”衍生产品。手工宣纸线装精印,一函四册,以国家图书馆藏宋建康郡斋刻本《花间集》为底本进行影印。《花间集》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风影响很大,被誉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此外,唐末五代词家之作因此得以流传后世,对研究词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花间集》虽有一些影印
本书收录有谢稚柳先生诗词集《壮暮堂诗钞》、《壮暮堂诗词》及新辑补遗。谢先生以精于书画鉴赏而闻名,世所共知。其诗则以余事为之,如自序中所言:“余少读古人诗,窃好之,然又不能竟学,偶事吟咏,实不能为诗也。卒不能忘,以是每于茶后、醒时、绘事余、行旅中、有意无意之间,若有所触,口自吟讽,不耐细究,故率多短什,实无足言诗也。然则
《佩文斋咏物诗选》(上中下),(清)汪霦等/编,乔继堂/整理,传统文化修养丛书 本书是康熙年间敕编的咏物诗分类选集,故《四库》本等,书名前缀“御定”二字。全书共486卷,所选诗作,上起两汉,下迄明代,共约14600首。内容丰富,涉及天象、岁节、山川、建筑、器用、衣饰、食物、动物、植物等,共约500种物象;体式全面,五七
《刻在山崖上的风景》是作者用一世努力,在山野乡间拾到的一些“野花、野果”,全书200余首诗歌,共分四个部分:山水清音、北回恋歌、精神高地、古韵新吟。诗歌叨念着故土,诚挚地装着一份深深的眷恋,装着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有对家乡道不完的爱,有说不尽的情;对童年、对故乡、对森林的敬意升华形象化的记忆烙印在心灵深处;有个人对人生
中国古代的韵文是一种文言文,它是以押韵的方式来表达中国古代史的诗歌形式,包括诗辞歌赋、铭畿颂赞等。它通常由古代的著名诗人所写用来记录和表达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等方面的信息。这种诗歌形式具有高度的音乐性,语言凝练,朗朗_口,并且能够生动地传达历史信息。不同时代流行的韵文文体不一,在中国古史韵文中,有很多经典作品,
本书收录的多为作者在刊物和主流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具有较强的共鸣和反响,主要分为“讴歌时代”“怀念故乡”“思念亲人”“山水游记”“怀旧砭时”五个主题,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的能量。
本书是一本诗词合集,共分为五辑:“青铜大器”“生生之铜”“熔炉丹心”“诗意铜瀑”“盛世铜谣”,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运用凝练的诗歌语言,从青铜大器到今天的盛世之铜,咏叹了“铜”之为物,用诗思、诗性浇铸了他的理想之“铜”。本书作者王华供职于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因此在他的笔下,“铜”是一切创作的核心。不管是埋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