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是过去环境变化研究的新兴地质档案。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山地泥炭发育较好,迄今为止受到人类活动直接干扰较小,是获取自然环境变化信息的理想场所。本书是过去15年关于东北泥炭沼泽发育和环境演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涉及大兴安岭、长白山、黑龙江省凤凰山和三江平原典型泥炭沼泽区,基于210Pb、137Cs和14C放射性元素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追根溯源,滋养我们华夏文明发展的黄河和长江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它们具有怎样的发展过程?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我尝试用盆山耦合和物源示踪的角度去理解这两条大河的起源、演化和发展过程,揭示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发展和黄河、长江这些大河的形成之间的联系。这本书是目前国内首次同时系统讨论黄河和长江的形成、演化
本书将按照由北向南的地理顺位,撷取8个最具代表性的新疆沙漠景区景点,带领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图片,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感受大漠的神奇与辽阔,领略千面沙漠的万种风情。
本书以新疆三座主要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为主,介绍了17座山峰与冰川的地理位置、特性、孕育的相关绿洲以及自驾游玩方式,在文章的最后一篇中揭示了人迹罕至的塔尔哈巴台山。图文结合的方式,拉近雪山与读者的距离,切身感受雪山的壮美、险峻,新疆的美丽与辽阔。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疆十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湖泊,描绘了在苍茫辽阔的新疆大地上点缀着如星星一般的湖泊:介绍了新疆湖泊特征、各湖泊独有的特色、湖泊景区及游玩路线;讲述了沧海桑田的湖泊变化、湖泊中的奇闻趣事。
本书撷取新疆最主要的绿洲带,将葱郁绿洲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呈现出来,以期让读者品味到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主要内容包括:阿尔泰山绿洲、西天山绿洲、中天山北麓绿洲等。
本书分为以戈壁之名、戈壁中的雅丹、戈壁中的宝藏三个部分,介绍了一代代拓荒者把戈壁变成了燃烧热情的热土,他们用汗水浇灌出惊天动地的戈壁传奇。
本书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全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地图概述、图上识读地形、现地对照地形、消防救援行动中地形分析与利用、卫星导航系统与电子地图简介。
乌兰布和沙漠分布于河套平原的西南部,介于黄河、狼山、巴彦乌拉山之间,沙漠内孕育有重要的绿洲生态系统。沙漠-绿洲系统自然环境敏感而易变,风沙灾害严重威胁系统的健康运行。为保障沙漠-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书系统介绍了风沙灾害及其特征、沙漠-绿洲生态经济功能分区,不同分区的沙害控制机理,基于低覆盖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理
《声景学:我们的声环境与世界的调音》(TheSoundscape:OurSonicEnvironmentandtheTuningoftheWorld)的原著者是加拿大著名的生态学家与作曲家R穆雷·谢弗(RMurraySchafer),英文原著于1977年首次出版,后由于影响巨大,于1994年再版。该书首次系统性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