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族际关系的体系结构出发,结合缅甸不同时期国家建设发展进程,通过例举族际融合、离散的典型案例,阐释族际关系与民族国家构建之间存在的根本联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进程的不同形态,本书将族际关系分为融合体系下的族际关系、离散体系下的族际关系和建构体系下的族际关系,从不同时期族际融合与离散,分析该时期族际关系与
本书基于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发展、覆灭的历史事实,以文化心理的视角对与日本军国主义密切关联的地缘文化、家元、天皇制、武士道、神道等五种日本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阐述其对日本人行为产生的影响和投射的文化心理倾向,借鉴社会人类学、心理文化学、文化心理学理论相关架构,探析日本军国主义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并对如何应对日本再“军国主义化
本文试图解释的问题是: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民主改革后族群动员的方式为什么存在差异?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是影响族群动员方式的两个原因。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影响了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族群凝聚力取决于集体历史、文化、人种特征等先赋因素和国家机构的认定、行业分工等建
本书从全局角度对东南亚国家的国别发展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各个国家发展政策的实施成效,提出与东南亚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合理化建议。
《北大中东研究》由北京大学阿语系组稿,主题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文学和语言研究,同时每期适当增加一两篇外国学者的文章,或直接引进或翻译。对于促进中国学者研究阿拉伯文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书中文章多为清晰描述阿拉伯语言变迁、阿拉伯历史或阿拉伯民族文化以及阿拉伯文学流派。本书是总第4期,内容侧重于中东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共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对外关系篇、专题篇、中伊关系篇及附录五个部分,重点分析了2018~2019年伊朗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本书研创团队动员和团结中国研究伊朗的专家,包括精通波斯语的专家,尽可能收集波斯语、英语和汉语资料,对2018~2019年伊朗国情以及未来走势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为中
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马来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合作,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写,以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社会、文化及中马关系为研究重点,以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中马关系研究等形式全景展现2019年以来,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社会、文化以及中马关系等各领域
本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创新篇、外交篇、中以合作篇、附录七个部分,聚焦了当前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政治局势、安全形势及社会状况,就以色列有关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毒品问题的应对,以色列的钻石行业、税收制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学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从技术创新在以色列公共外交中的作用、以色列创新增长背后的非凡因素
日本国家战略研究
《中亚2027:变化中的战略图景未来十年的情境预测》一书脱胎于由哈萨克斯坦中国研究中心组织中亚国家学者完成的同名研究报告,由祖春明编,林立轩译。该研究报告首次采用了知识集成的研究方法,是所有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集体参与的成果。它选取了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