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编号:71841016)提供资助。全书共分十二章,涵盖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位置和地位、全球价值链与碳排放、全球价值链与收入不平等、全球价值链与产业竞争力、数字全球价值链测度构建与特征、全球数字服务网络布局及我国地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影响机制、数字服务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人口和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减贫等。著有《读懂未来中国经济》《双循环论纲》《
多学科视野下的共同富裕
伊懋可在《中国的历史之路》(或译《中国历史的模式》,ThePatternoftheChinesePast,1973)一书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中华帝国为何能长期维持统一而没有像罗马帝国那样最终分裂?中国如何执中世纪各国经济之牛耳,并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国家?古代中国如何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从落后于欧洲到处于领先地位
经济活动的集聚带来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核心与外围的巨大差距。对外开放是重塑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重要力量。本书从产业竞争异质性出发,在国际区域合作的背景下,依据不同产业市场结构属性,分别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揭示贸易成本对国内经济活动空间结构影响的微观机制,为核心与外围经济协调发展提
本书主要内容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国外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主要从国家、区域、省域和城市四个维度构建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建立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多维评价模型。下篇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多维评价的可视化平台实现过程进行了描述,
小成靠勤奋,大成靠周期。在变化的周期中取得成就,需要的是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变革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全书共三篇:宏观篇: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从宏观角度,基于经济、金融视角讨论周期观;中观篇:如何把握产业机会,从中观角度,探讨全球重点行业的发展周期及机会;微观篇:企业与个人如何抗周期成长,从微观角度,结合鲜活案例,讲述企
中国这么大,整个经济系统非常庞大、极其复杂,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叠加影响,其中既有历史的成因,也有现实的状态,更有未来的趋势。那么,如何对中国经济进行系统的、归纳的、形象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剥茧抽丝般的论述?本书选取了十六个重要命题,力图使人人都能读懂中国经济。本书主要围绕着四条主线展开叙述。第一,从新中国建设开篇
150多年前,德国从一系列城邦中崛起,没有哪个国家有过像德国这样动荡的历史,也没有哪个国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繁荣的历史。如今,德国进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而这也更能检视德国社会经济的韧性。 本书融合回忆录、历史、游记,结合个人旅行故事以及让人信服的一手资料,丰富地勾勒出迷人的德国,探讨成熟国家德国的不同方面。
本书以中欧竞合为视角,以大变局下重塑中欧利益关系,特别是中欧经贸利益关系为主线,聚焦大变局下欧盟对华战略转向的逻辑、表现与走向,分析研判中欧利益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探索新形势下中欧利益关系的新定位,寻求重塑对欧利益关系的重点领域。本书聚焦于中欧产业和经贸领域,重点对贸易、能源、制造三个重塑中欧利益关系的支柱领域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