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多层次研究精准把握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环境,对中国动画各领域全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判断。全书分为总报告、产业篇、分报告、专题篇、国际篇、附录等六个部分,对中国动画产业全年的总体及细分板块、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书中聚集动画产业,重点关注电视动画、动画电影
本书透过中外经典影片,对其所折射出的艺术、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书中笔者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影片的文化内核展开相关的探讨,以便读者阅读理解,并从观赏、阅读中熟悉、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与精神,旨在让读者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多维文化视角中学习法律知识,认知一个真正的正义社会所倡导和坚守的法律
《2011—2015:鲁迅研究述评》是对2011年至2015年鲁迅研究的系统述评,是《2001—2010:鲁迅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的姐妹篇。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出每一年度的鲁迅研究的实际状况,并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该书主要由五章组成。即:2011年鲁迅研究述评,2012年鲁迅研究述
本书在比较详实的资料基础上,SHOU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英国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全球史域的研究实践:探讨了什么是全球史;分析了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的*出、全球史视野中的欧洲历史、对全球史理论与方*的探索、对全球史的宏观阐释框架;然后,在以欧盟为例考察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本质的现实基础上,在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发
本书立足于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等当代方法论,革新电影史书写方式,把电影作为一种美学、技术、经济、社会机制来描绘,介绍美国电影与文化互相塑造的历史,是美国公共电视台《美国电影》系列节目的配套读物。作者主要论及制作模式、类型和类型体系、美国二战后的历史三大部分:首先,梳理了经典好莱坞叙事、风格和制片厂制度;其次,介绍了类型
《电影的光晕:历史·类型·批评》是一本有关电影历史、文化与批评的研究文集,书中纵论百年中国电影的缘起、节点与当下景观,横论域外电影的经验与启示,既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又有多元化的观察视点,论证严谨,以小见大,所有的文章都紧密围绕对中国电影的“爱”与“责”这一中心展开,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里的戏剧影视学方向的师生以及电影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摄制组100多人兵分五路,循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访问拍摄了大量的遗迹、人物素材,后期制作的500人团队通过全景式再现、国际化视角讲述、亲历者口述、数据量化解读等手法,展示了共产党人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长征精神。2017
本书分为上、中、下篇。上篇光影奇迹中,汇聚了世界五大洲代表guo家、代表电影人的代表作品,从大师的思想层面来剖析电影的灵魂,达到读者与大师和经典深度面对的效果;中篇镜头会说话,重点让每一个读者认识和了解电影视听语言,有助于更好地解读每一部电影;下篇亲爱的电影课,从每一个孩子成长然要面对和解决与自己的关系,与父母老师,与
张樯著的《带我走吧》是一个人的电影狂欢,也是一个资深影迷富于感性的观影手记。 全书由30多篇主题各异的文章组成,并配有70多幅与电影相关的精美海报和剧照,以犀利独特的视角、唯美灵动的文字,聚焦*受关注的电影热点,纵谈饶有兴味的影人影事,并通过一幕幕动人心弦的画面和瞬间,解构电影语法,抒写电影引发的情感和记忆。
本辑简介直接电影直接涉及我们对纪录片概念的基本理解。从理论上说,反思、批判直接电影霸权是建设当代纪录片理论的逻辑起点。历史地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正是在反思、批判直接电影霸权的过程中确立了当代西方纪录片理论的基本格局。本辑收录了有关这一话题的若干重要文章。美国导演弗雷德里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