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以结构转型驱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传统机制逐渐面临挑战。本书提出结构现代化分析框架.在传统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进步维度,从结构转型与技术进步及其融合的二维视角去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以新的结构分析范式探索“结构红利”的实现路径、为新阶段保障经济持续增长提供理论支撑。围绕“结构现代化如何驱动经济发展”
本书立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从创新的持续投入是否能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以演化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为理论指导分析了地方区域创新规律,根据区域创新效率测度结果识别了我国地方区域创新悖论类型及其政策成因,进而构建基于知识创造—选择—扩散的地方产业技术政策框架,从政府与市场的演化关系出
本书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包容兼蓄国内外学者的有益思想,以人民至上为理念,以不同时期的现实问题与分配状况为判断依据,始终保持科学、理性的认识。通过渐进式、探索式改革,调整分配政策,优化分配结构,均衡分配关系,保障并改善了
本书认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发起及其功能的不断提升,是一个机制创新的过程。以区域性的公共产品供给为抓手,三国共同创新制度安排、探寻合作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满足经济走廊建设所需的多层次公共产品供应,将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基本内生动力,有利于拓展各国区域合作空间、保障中俄蒙各自发展战略对接的有效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化、中国化、现代化的产物。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核心和基石。本书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四大篇章: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主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运行的基本规律
本书描述了美国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和演变。从1978年到2008年的扩张性阶段被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危机所破坏,并在之后被奥巴马政府部分恢复。特朗普复兴新自由主义的尝试导致了一种新的、更激进的形式的出现,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它仍然是一种不稳定的政策体系,注定会随着下一次全球经济危机而崩溃。美国新自由主义政
本书从崭新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主流经济分析不断失败,以及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复苏。本书进一步论述了凯恩斯、明斯基等人的早期理论贡献,并针对以下三个问题提出了替代性的解释:为什么全球经济增长长期放缓而且变得更加动荡?为什么主要经济大国迄今为止的政策大部分都以失败收场?为什么由此就能证明下一场危机可能比
本书汇集了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八位知名学者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中国发展新阶段、双循环、中国经济、安全发展理念、生产函数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关系等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如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性与要求,有助于立体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认清构建新发展格局
本书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入手,深入解读金砖国家合作的世界意义与全球化影响,从百年未有之之大变局下的金砖国家、金砖国家与国际关系新领域、金砖国家是否挑战当前国际秩序、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合作的国内基础、巴西与中国在金砖国家机制中的不同角色、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中的双重角色、国际与国内因素对巴西崛起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深入
本书介绍了包容性绿色发展这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理念与国际实践经验,重点阐述了自然资本融入社会决策的举措、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的具体措施与融资机制,分析了多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或增强自然资本而制定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机制,为协调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提供国际观点与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