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郑州文物考古研究系列丛书的第四本,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该书是近五年来郑州地区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结集,收录约70篇文章,其内容包括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发掘简报、科技考古、文物修复、考古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等。该
南阳是文物大市,出土文物较多。一部分文物被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等单位调拨收藏,一部分收藏与南阳市各博物馆,大多藏与库房。随着南阳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展出了5000件套文物,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阳厚重文化,南阳市博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战略布局项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 本书将2021年间向社会发布过的近20项成果汇集成册,主题涵盖现代人起源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新石器时
全书分五辑,各辑作者都是日本相关领域超级专家:第一辑金工编,香取秀真撰;第二辑陶瓷编,奥田诚一撰;第三辑漆工编,六角紫水撰、染织工编,鹿岛英二撰;第四辑瓦及砖编,关野贞撰、玉石工及杂工编,关野贞撰;第五辑中国建筑装饰编,伊东忠太撰、纹样编,安田禄造撰。前四辑精选的古物主要藏于日本,少部分藏于中国,个别藏于朝鲜半岛,这些
本书共收录了淄博本地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共55个(处),以研究记录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为主要内容。并以这些重要革命文物为切入点,从文物学的角度对各级别的可移动革命文物和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解读,对其蕴含的历史背景、价值意义等进行深入剖析,将博物馆展陈与党史研究建立起有机联系。此举在淄博地区尚属首例,为后续博物馆展览
一目了然古陶瓷:给大家的中国古代陶瓷思维导图
本书分章节详细介绍了2020年全国考古界的主要工作成果。第一篇考古学研究以时间顺序介绍了2019年度各个朝代考古遗迹的发掘及研究情况。第二篇分省介绍了该年度考古发掘情况。第三篇介绍了我国考古工作者赴海外进行合作考古的情况。第四篇介绍了该年度考古学界的学术会议情况。第五篇是该年度考古学专业教学情况。第六篇介绍了当年逝世的
本书收录越城区27处文保单位(点)的摩崖刻石、牌坊、造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越城区的金石文化。越城区有着丰富的石刻资源,有东汉初年买卖土地的凭证,如汉建初元年买地刻石;有珍贵的明代造像,如石屋禅院造像;有陶氏进士的牌坊,如秋官里进士牌坊。金石石刻,拓刻的是文字书体,记载的是人文历史。
本书介绍了辽宁省博物馆“和合中国”特展的典藏文物,内容涵盖陶器、青铜器、瓷器、刺绣、书画、古籍、碑刻拓片等类别。全书通过“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协和万邦”4部分,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根源。
黑松林墓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路东,桐泾北路西。该墓地发现于1995年。1997年,苏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包括汉墓1座、六朝墓5座、宋墓1座、明墓1座、年代不明墓1座,其中六朝墓等级较高。由于种种原因,黑松林墓地发掘报告一直未能整理发表,部分材料散见于《苏州考古》《苏州郊区志》《虎丘镇志》等地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