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胸科微创手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快速康复理念的推广,对围术期麻醉的管理要求越发明显,在此背景下,麻醉相关的气道管理,液体输入及围术期镇痛也存在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书选择以临床常见及一些较难手术的实际病例为中心,以面向广大年轻医生(规培医生、住院医生)及研究生为受众群体,围绕着术前评估,气道管理,围术期补液以及术后镇痛等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作为结直肠癌手术中应用较多且技巧较为复杂术式,被消化外科医生视为十分经典且必须熟练掌握的手术技巧。尽管右半结肠手术是如此重要且普遍开展的手术,仍有许多医生对于右半结肠手术的多种入路的优劣、淋巴结清扫的范围、胃结肠静脉干的解剖路径等手术设计和细节的把握做不到胸有成竹。本书集合了国内诸多在消化外科临床有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LIF)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由Carpenter和Burns提出,应用于临床已有80余年。该术式不仅能够避免后路腰椎融合术对椎旁肌及脊柱后柱结构的破坏,而且能够清晰显露并完整切除椎间盘,实现椎间大量植骨,具有明显优势。但ALIF技术目前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开展,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脊柱外科医师不熟
本书对各种骨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系统治疗等进行了阐述,还介绍了近年来一些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对常见骨科疾病的护理,也做出了论述。
本书是Thieme公司2019年12月出版的《SurgeryoftheBrainstem》,ISBN:9781626232914。本书由国际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参与编写,是一本关于脑干、丘脑区域和基底神经节疾病管理的综合指南。正文分为7个部分,共33章,开篇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脑干手术的历史;第二部分检查解剖学、发
为追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之源头,厘清其发展脉络,激励后人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以温故知新,奋发图强,再创辉煌,组织编写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志》一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志》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主要记录了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外科专业组成立到2020年年终骨科的大事,共分七篇和两个附录。其中,首篇
骨科学是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并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相关的创伤、运动损伤、退变性疾病、感染、肿瘤及先天畸形等疾病,以恢复并维持该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学科。《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学》卷全面介绍了骨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临床应用等各个方面。其研究范围
本书由世界著名关节外科专家撰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联合国内关节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共同翻译。全书包括膝关节镜和半月板手术、关节软骨手术、韧带手术、髌股关节手术和成人膝关节重建手术等,详细介绍了每种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患者体位、手术显露、所需器械和植入物等信息,并提供手术过程的分步指导,以及各个环节的精要与
《七种类型搭桥:脑血运重建原理与技术》一书由国际血管神经外科领域专家MichaelT.Lawton教授编著。全书共5篇24章内容,1500余幅影像图片、手术图片和精美插图,涵盖了脑血运重建的各个方面。第1篇介绍了三种主要的吻合方式,即端-侧吻合、侧-侧吻合和端-端吻合;第2篇从不同方面描述了各种搭桥手术之间的细微差别和
本书收集了近20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共10章内容,主要通过硬膜外造影技术手段揭示硬膜外阻滞,尤其是效果欠佳或阻滞失败时的解剖学基础,内容涉及硬膜下阻滞、硬膜内阻滞、硬膜外腔分隔,以及各种少见的脊柱解剖异常等情况下,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造影剂之后的图像分布,还包括各种硬膜外导管置管位置对阻滞成功率可能的影响,为硬膜外麻醉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