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大作不仅是著名的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同时也身兼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和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三大鲁迅纪念馆的名誉顾问,是当今域外传播鲁迅产生影响的人士之一。《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在继承学界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概念来涵盖池田大作在接受与传播鲁迅过程中
中国当代文学史可以看作中国文学面对西方挑战而展开的一段历史,它并不是在世界的现代性进程之外的“他者”,但确实也有着其自身的显著特点。在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论域,与后现代同时代的现代性处于一种“无法终结”的状态,具体到中国,现代性尤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无法终结的现代性中国文学的当代境遇》试图揭示出当代中国文学寻求自身
本书分内涵论、范畴论、传统论、存在论、文体论、外延论、附录等七部分,系统论述了汉语新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学术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之上,以汉语新文学作为宏观构架,重新关照和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翻译文学、雅俗分野、批评形态、小说、戏剧、诗歌等诸多论题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雷达是一位贯穿新时期文学四十年的当代重要批评家。本书以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开设的雷达观潮专栏为主体,提出了长篇创作中的非审美化、代际划分的误区、乡土中国与城乡中国等一系列前沿问题,并精选了作者对汪曾祺、莫言、张炜、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刘震云、阎连科、雪漠等作家的作品评论,以及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现实主义冲击波新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
本书是人文学者刘强先生继《有刺的书囊》之后,出版的第二部个人文集,精选了近些年作者在经史讲论、文学探讨、人文教育、读书治学诸方面的文章二十余篇。无论是对学术问题的研究,还是对社会问题的分判,乃至一书一人的推敲,作者都本着"修辞立其诚"的一惯立场,表现出对古典人文的由衷向往,以及对当下诸多现实问题的忧思与担当。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是学术研究性集刊,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文学(以古典文学为中心)的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本集设置汉文写本整理与研究、写本时代的文学、中外文学学术交流史研究等栏目,共收研究性论文20篇。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全书凡12卷,550万字,以编年形式著录1949-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类文献资料,包含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的批评史料,包括出版和发表的著作、论文,会议、活动的信息,相关政策文件、领导人或领导机构的重要指示与报告,报刊、出版物中的相关资料等,以及与文学批评密切关联的各种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