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仿佛是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圆满的却是锦绣的一辈子。也曾在这世间趟过凡心不灭的水,笃定地要去握住那二三女子,去觅
本书收录了湖北省90位英模人物的事迹,所报道的人物分两大系列:现代(1919年-1949年)、当代前期(1949年-2000年)人物60人,当代后期(2000年-现在)人物30人。
远去的岁月
实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实施这一工程,旨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流的思想理论家、一流的记者编辑主持人、一流的出版家、一流的作家艺术家。
《国殇(第3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稿是美国、台湾、大陆的学者共同完成的,有以下特点:一,移居美国的原国民党空军、参加过“八一四”空战的张光明将军,写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而我们大陆原来沿用的“八一四”的空战时间都是错误的,幸亏老先生还健在,否则还将以讹传讹。第二,本书带有揭秘的性质,因为许多空军烈士的档案大陆没有,
本书作者一生喜爱新闻写作,曾在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上千篇,为《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的特约记者。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在报刊、新闻网站上发表的新闻作品选集。本书大部分新闻作品讲述的是镇江地区的奇闻、奇事、奇景、奇人,内容涵盖自然景色、历史古迹、人文景观、奇珍异宝、趣闻趣事、英雄人物等诸多方面。全书新闻作品
本书还原了国共两党谈判桌上的风云际会和马歇尔调处国共关系时的微妙力度,细数四次大战中的心战与血战,探寻林彪挂帅中的功过,以及两军战略上的得失。真实再现解放战争后期,国共两党步步为营的殊死较量,解放军全面解放东北的壮志决心,四大战“一寸城池一寸血”的惨烈,以及解放军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英雄凯歌。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在鄂中的一个小县城里,一位年届不惑的文化局长(即作者)遇见了他生命中挚爱的女孩,两人倾心相爱。为了生命中迟来的女神,文化局长一封辞职信,放弃名利虚妄,离开72岁的老母,别下年仅13岁的儿子,抛弃15年的发妻,毅然决然地与心爱的她私奔十余载…… 这是一个真实的私奔事件,这是一段深沉的情感炼
《帝制的终结(下):辛亥天变》全方位展示了辛亥革命这段曲折而悲壮的历史,刻画了参与历史活动和创造过程的各种人物的面貌。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两个性格、经历完全不同的历史巨人,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领袖,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有过亲密无间的合作,也有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有胆量,这个人也能捅娄子。我看他多灾多难,将来日子可能也不好过。”赫鲁晓夫也抱怨:“毛泽东简直就是隐藏自己思想和意图的大师……毛泽东的有些话讲得过于简单化,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