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是大卫·哈维笔下“zui危险”的一本书,也是韩毓海眼中一本“催人泪下”的经济学著作。 近250年来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吗? 是什么导致了全球人口长期失业问题? 是什么让欧洲和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旋涡? 是什么导致中国和印度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蹒跚前行?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读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著作各种各样,涉及领域也十分广泛,但至今很少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和理论、并将其上升到原理高度的著作。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王沪宁任主编、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林尚立、孙关宏任副主编,编著了本书。本书在充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根据分析
在社会政策领域没有什么主题比“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来得更为纷繁复杂,也没有什么主题比它更能引起政治哲学家的论争。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平等与自由能够兼容吗?凯?尼尔森为激进平等主义进行了有力辩护。这种平等主义认为应当关注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是平等地关注。本书考察了不平等对人们的影响,梳理了流行的反平等主义理论,列出了
本书的中心论题是,尽管社会主义在东欧和苏联瓦解和崩溃,资本主义在经济和伦理的基础上也得不到辩护,但实际上,对资本主义还是存在某种替代方案,它可以承诺更高的效率,更合理的增长,以及更多的平等、民主和富有意义的工作。作者把这种替代方案称为“经济民主”,它是一种带有非集中化投资计划和“车间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作者将自
本书力图通过重新建构民主观念,使民主重新有利于人民和左翼的反资本主义运动。作者认为,自由主义往往将民主等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有政治制度,而事实上后者在很多领域是反民主的。作者主张为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多种目的,形成面对面的小群体,以普遍价值相号召,争取在社区、工作场所和第三世界的本土尽可能实行直接民主和自治
本书将社交媒体将给我们的各种应急管理领域带来新的变化和应用做了全景式的阐述,旨在以现代应急管理的原则与实践为范畴介绍社交媒体的应用。
当代国家95%以上是多民族国家,而一些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多民族国家,大多数面临着民族分离主义问题。当今世界有60多个比较有影响的民族主义分裂组织,并结合为所谓的联合国“无代表民族和人民组织”。这些分裂势力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有的在国外公开建立“流亡政府”或“跨国组织”,有的则设立“地下组织”,还有的成立了合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极为重要的政治著作,书中提出的“主权在民”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核心思想“合法的国家必须根据普遍意志来进行管理”代表了人民专制对旧有制度的替代,象征了主权和自由。
随着资本的全球化,一种被称为“后殖民主义”的新学科和学术产业也随之兴起,其话语体系为彰显文化研究和人类科学等中心议题提供了契机。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并反对建构后殖民主义的传统,认为后殖民主义归根到底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话语权力和解构主义。在论证过程中,
《萨义德作品系列:知识分子论(三版)》为萨义德总结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文学、文化、政治批评的经验,对“知识分子”这一重要议题所做的系列反思。他尖锐地指出,在当今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交融的时代,所谓知识分子已经是一种特殊专业,集编辑、记者、政客及学术中间人于一身。他(她)们身不由己,往往成为各种权力结构中的一员,反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