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地区东西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域内,不仅有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也有山脉、湖泊、盆地和沙漠戈壁。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在其内外相互碰撞和交融,见证并参与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里孕育出了独特璀璨的草原文明。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不断交流、融合,使中华文明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多姿多彩的面貌。本书以“农牧
本书是一本考古科普书籍,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俗易懂,向公众介绍了顶蛳山遗址的发现、研究现状、保护历程与功能定位等。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发现与研究”主要介绍分析南宁顶蛳山遗址发现与研究现状;下编“保护与利用”主要介绍顶蛳山遗址的保护历程与功能定位,以及基于《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结合其自身特点提出保护与利用协同
本书将中国传统造物观,按照中国古代历史演进顺序分为十个时期,分别为上古至夏时期、殷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代以及清前中期,通过介绍不同时期的造物观以及各时期的代表器物,进而向读者展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造物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书是《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的第五册,主要收录湖北江陵九店墓地56号墓、621号墓出土的竹简。56号墓竹简共205枚,总字数约2700多个,记载内容较为丰富。621号墓竹简共127枚,字形可辨者有106个,从内容来看是古佚书。竹简保存情况较差,此前曾由中华书局出版过《九
颐和园是清代最高统治者组织兴建的中国最后一座大型自然山水园林,是"三山五园"的殿军之作,具有造园、水利、农业、军事、宫廷文化、政治、外交、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是中国历史从兴盛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走向复兴的重要历史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内
“武·戏——汉晋三国体育文物展”综合展出河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汉晋三国时期体育文物,这一历史时期既有太平盛世,也有动乱纷争,其丰富多彩的军事、体育、娱乐活动可通过文物窥见一二。 该图录综合展示本次
萧山东蜀山墓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城南村东蜀山西南面。为配合城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建设,2018年9月底至11月初,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对其进行考古勘探,共发现墓葬19座。2018年11月至2009年3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对该墓群进行发掘。东
丛书共分40卷,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老大地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诞生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万年间物质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
汉画总录50徐州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十二辑》涉及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综述等5个栏目,刊登辽金史研究原创性学术论文36篇。其中,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6篇,包括辽代墓葬考古发掘简报、辽金墓制与城址研究等;历史研究10篇,多结合传世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对辽金史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文物研究8篇,对近年出土的辽金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