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诗歌叙述学研究”“纪念郑敏”“海子研究”“结识一位诗人”“一首诗的诞生”“姿态与尺度”“外国诗论译丛”共七个板块21篇文章,内容主要为诗歌理论研究、诗人及作品研究、诗歌诞生过程的介绍与分析、外国诗歌理论文章译介等,研究角度丰富,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创新性、可读性,可专业诗歌研究者及诗歌爱好者提供借鉴。
《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主编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林丰民。集刊聚焦国内东方文学研究前沿,展示东方文学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本书为第11集,共19篇文章,30万字左右。目录未分栏目,据正文分为“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学”“综合研究”“作家作品研究”三部分。全书
这是汤淑敏教授的华文文学研究学术论文集。文集对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国人视野的海外华文女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独到而有特色的评论与研究,特别是对有争议的女作家陈若曦进行了艰苦的跟踪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各篇文论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论述者很看重作者本人的人品风范,多半先从人写起,然后才论及他们的作品;第二,文论多半充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流播,也就伴随有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绽放奇葩,并由此构成一道趋异与共生的独特风景线。当今世界,中华文化对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无疑为我们寻找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世界性坐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新的机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华文文学研究界的老中青学人,回应历经沧桑的世界
暨南大学白杨教授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教育部教材建设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重要研究,本书是她多年的研究成果结集,选集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作品评论为主体,以历史感、文化传统、社会变迁为关键词,所选作家皆为重量级大家与才情横溢的新锐作家,尝试在对历史的回望中看清文学的来路,打开了一扇
中古英语梦幻诗是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的重要成就,主要有乔叟及乔叟系传统梦幻诗以及以《农夫皮尔斯》为代表的头韵体传统梦幻诗。本书重点研究了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深受乔叟影响的诗人,也就是所谓的乔叟系诗人所创作的梦幻诗。本书对乔叟和乔叟系梦幻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并选取十首乔叟系梦幻诗进行深入研究。对十首梦幻诗的研究
史诗作为一种韵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古老而源远流长,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创作出来的崇高叙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象征与丰碑,是“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东西文化传统中蕴藏着宏富的民族史诗,本书从中精选出流传较广、具有代表性的18部史诗,对它们的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思想主题等进行了详细
本书打破时空界限、地理界限,选取了杜甫、李白、李贺、木心、辛波斯卡、博尔赫斯等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记录了诗人们跌宕起伏的一生。那些伟大的诗篇来自诗人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就像重新认识一位老朋友,在人生的某一时刻,他曾有过和你同样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