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图文并茂,阐述了图坦卡蒙的故事以及死后他的墓地是如何发现的全过程。书中还介绍了小读者非常感兴趣的木乃伊等制作的全过程以及“图坦卡蒙诅咒”“悬而未解之谜”。全书图文并茂,像电影一样向读者展示了图坦卡蒙以及他谜一般的历史故事。根据过去的考古发现,我们似乎知道他的一切:他在位的时候,他生活的地方。但根据现代科技:依旧有新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受赞誉的美国剧作家,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曾四次荣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榆树下的恋情》、《送冰的人来了》、《安娜??克里斯蒂》、《哀悼》、《天边外》、《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等。奥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硬汉派”代表人物,著有小说《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和《丧钟为谁而鸣》等,一九五四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九二○年代,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圣节》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时的这段生活,既是巴黎城市风情的素描,也是他与当时一大批旅欧小说家和艺术家的交往速写。不
《罗莎·卢森堡著作的研究和出版/中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丛书》分代绪论、正文、代后记和附录四部分。代绪论由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罗莎·卢森堡著作的整理、编辑和研究”课题负责人何萍教授撰写,主要阐述了罗莎·卢森堡思想的价值,梳理了罗莎·卢森堡著作编辑和出版的历史,介绍了编辑和出版《罗莎·卢森堡全集》中文版
蕾切尔·卡逊早年爱好文学,但因钟情于大自然,决定弃文从理,投身于生物学。蕾切尔的家境贫苦,家庭负担很重,当时女性的就业前景又十分黯淡,但这些都未使她忘却初衷。她博观而约取,将文学和生物相结合,笔耕不辍,先后推出了《海风下》《我们周围的海洋》和《海洋边缘》,引起了公众对海洋环境的关注和重视。《寂静的春天》问世之后,终于激
《超译黑塞:痛苦和悲伤都是欢喜》中,白取春彦跟读者交流了他从黑塞作品中获得的关于“幸福”的启示:痛苦和悲伤都是欢喜,人应该随心所欲地过属于自己的诚实的生活。
本书讲述了失去听力和视力的海伦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经历。从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求学生涯,到乐观面对人生的生活细节,从一个身残志坚的女性视角,展示了海伦眼中的美好世界,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及造物主赐予的一切,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本书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我的生活》合编而成,讲述了海伦·凯勒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因突如其来的失明、失聪,海伦变得暴躁易怒,拒绝父母的关心,抨击她所能感觉到的一切。但这并没有持续太久,在母亲的默默关怀与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又重新对这个世界满怀希望。她开始了解到什么是爱,什么是光明,并逐渐成为一个内心温暖且朝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