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旅行社业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旅行社业的增长与结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以“要素禀赋一增长贡献一结构特征一升级路径”为分析链条,聚焦中国旅行社业的增长和结构问题,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一,《中国旅行社业的增长与结构》在对中国旅行社业
《中国旅游评论:2019.第二辑》分为旅游大讲堂、旅游学人茶座、高端视界、产业研究、地方发展研究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理性思考、知无涯、学有法:浅谈旅游研究者的知识体系构建、文旅融合背景下自然风光类景区多功能耦合协调度研究、城市旅游需求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关系等。
作者从“理论的突破与完善”与“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两个层面来解决景区经营权的合理定价问题。在理论层面上,综合运用产权、物权理论、价值理论,对景区经营权的产权权能、权属性质及其价值内涵进行全新的理论解读,弥补已有研究在景区经营权定价基础理论探索和概念内涵理解上不足;引入实物期权的理论与方法,对景区经营权的实物期权特征、价值
《百舸争流更上层楼: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成果展示2018》选取了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中部分优秀选手的自选景点导游词(配以视频),并邀请了专家进行专门的点评,方便读者“借鉴现有,以探未来”。相关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依据赛项规程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促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和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青办发〔2015〕20号)要求,青岛市教育局在《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意见》(青教通字〔2015〕92号)中提出了务求实现学校课程资源极大丰富、教师开发课程能力显
本书新中国成立后60余年的经济发展存有严重的痼疾,特别是受国内外环境变化促动,传统发展方式酿成的积弊日益凸显。加之受“三期叠加”等因素影响,进一步昭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性。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发展的历史,反思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经济未来向好发展提供借鉴,这是时代交给经济学
本书不仅对浙江省的主要旅游城市(杭州、宁波、绍兴等)和景点(西湖、灵隐寺、普陀山、雁荡山等)进行日文介绍,更是通过生动的日文会话展现旅游场景。具体内容包括三方面:城市或景点介绍、旅游会话、景点知识补充。
本书重点收录了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2016年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围绕旅游发展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探讨了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路径、机制、对策的创新及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与区域发展协同,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等热点议题。
本书为民国旅游文献汇编的第一辑,收录了民国时期旅游文献近140种。收录的旅游文献分为三大类,一为旅游指南;二为名胜古迹介绍;三为游记和旅行记。民国时期旅游文献具有珍贵的价值。它直观的展示了民国时期旅游业涉及的范围:地理、交通、实业、公共处所、礼俗方言、宗教、法规、食宿游览、名胜古迹等,保留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
通过典型冰川旅游目的地冰川与旅游的系统研究,深度分析典型冰川旅游目的地冰川的发育条件及其冰川多年来的物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冰川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时空结构特征,探明了两类冰川旅游目的地客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该研究对于中国冰川旅游快速发展、客源市场时空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