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山谷那边、时间风景、晨露暮雪、风雨三清路、青春富锦。
本书稿是湖南省文史研究馆2021年度馆员诗词联赋评鉴作品合集。全书共分“诗联天下”“三湘风雅”“九韶余韵”“骊海联珠”“辞赋序跋”“诗钟竞响”“名山鉴玉”“管窥笔谈”等八个栏目,收集了湖南省内诗词界人士的诗、词、对联、辞赋、序跋、文艺评论文章等的精华之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鲁迅:其人,其事与其文、鲁迅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原点”、铁屋中的呐喊、荷戟独彷皇、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我自爱我的野草等。
本书为乡村采风作品集,分为上、下两卷,共30辑。上卷为诗歌,名“三百篇”,共25辑,组诗辑50首、童诗辑50首,每辑包含10人的作品,其中9人为诗歌、1人为辞赋,配1人的诗序,主要是乡村采风作品,写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当地美食、生活娱乐、山水美景。下卷为文集,名“卌人集”,共5辑,每辑10篇作品,入选省内外作者40人的散
本书中的100篇文章来自社会各界的踊跃投稿,徐州盐城、淮安、扬州、镇江等地来稿尤为活跃,宝应县还专门组织了高铁站的采风活动。东南大学、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市景山中学等学校进行了发动组织,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苏北指挥部、南京指挥部,新长公司、南沿江公司等高铁建设运营单位投了100余件(组)融媒体
本书通过对其画理、画评、画法、画史、著录、题画、诗文、书法印章等多种方位、多种形式的研究,进而深化对中国古代绘画史、绘画理论、绘画文献的研究,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研究,乃至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艺术思想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当代如何继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美学传统等,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对于当今的艺术发
本书是广东近代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黄般若先生的文章总集,为“莞城图书馆研究丛书邓尔雅·黄般若文献陈列馆系列”之一种。黄般若(1901—1968),原名鉴波,字般若,号万千,别号“四无恙斋主”,广东东莞人。黄般若是近代著名美术评论家,本书收录其生前散见于各种报纸、杂志的文艺评论、书画鉴赏、序跋、随笔、通讯等文章共90余篇
爱新觉罗·瑞(1771-1838)号思元主人,清朝宗室,学识渊博,工诗善画,通西蕃语。其后半生在沈阳度过,其很多作品都与沈阳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其诗文集《思元斋全集》,收入《萋香轩吟草》《樊学斋诗集》《精艳堂近稿》《眺松亭赋钞》《草檐即山集》《枣窗文稿》《东行吟稿》等。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第十一辑收入的是《萋香轩吟草
北宋惠洪是中国佛教史和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其著述范围之广,在两宋禅林中可称第一,后世僧人也罕有其匹。其诗文集《石门文字禅》正是他整个撰述理念以及写作内容的集中代表,不仅体现了佛教内部禅教合一的倾向,而且也显示出僧人借鉴士大夫文学传统而交融儒释的自觉努力,同时还提供了一个挣扎于出家忘情与世俗多情之间的诗文僧的绝佳
本次整理《司马相如全集》,即将明代所编总集中有关司马相如集加以汇辑整理。宋元明清时期,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众多戏剧作品,现存至少有三种明刻剧本传世。此外,司马相如所作《凡将篇》、日本和刻《司记·司马相如列传》、卓文君为司马相如所作悼词等,在本次整理《司马相如全集》时皆一并编入《附录》之中,以上所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