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监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实施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本书阐述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近三年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构建了近三年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本书使用教师和学生双问卷,调查数据更加完整、全面,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教育工作者应该
本书分为九个篇章,分别是万仞宫墙、弦歌不辍、楹联集锦、星耀神木、文化灼灼、艺苑芳华、滋兰树蕙、枝叶联芳、室雅书香。全书结构以兴文书院为依托,钩沉文庙书院沿革,选介重要文化名人,展示重要文教机构,通过深挖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面梳理神木城市文脉,以期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神木文化软实力。
本书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列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前提,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价值,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演进,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思考;最后,讨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政法学院教师们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授课实践,探讨了现有授课方法的问题、如何改进、如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第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书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逐一的梳理,每个专题包含2到3个精选案例,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和拓展,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
本书重点讨论书院教育的现代化传播与传承问题。目前国内相关论题的专著尚属少见,因此本书的研究结果对科学合理传承书院文化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本书做出了两方面分析:第一方面重点分析古代书院是综合性文化遗产,也是现代社会可以大力开发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当下,书院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种种问题,本书就此提出了保护、开发的方案,以便让
本书基于“理论逻辑一历史逻辑一现实逻辑一实践逻辑”这一主线,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引领大学生提升“四个正确认识”的理论遵循与理论依据、历史沿革与历史必然、现实背景、现实成效与现实困境、实践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理分析与理论研究;对部分普通院校、“211”高校和“985”高校的“00后”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
本书梳理东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列举1952年至2023年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科研成果,以及各时期主要科研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等数据,记录东大科学研究的历史和成就。
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的时候,无论是相关知识的教育,还是事务工作的处理,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正是基于此考虑,笔者结合网络新闻报道和自身工作经验,检索和使用24个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将这24个案例分为社会发展、生命价值、身心健康、学习学业、日常生活五个篇章,对每一个案例从法治视角和中医药视角进行分析,为读者
本专著首先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依据胜任能力理论、能力导向评价理论等,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要素进行了分析,提炼出专业及基础知识、应用与合作学习、智力技能和公民社会责任等构成要素,确定了各要素及其具体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学习成果评价模型。其次,根据评价模型,对全国6大区域76所高校的4050名全日制工程硕士和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