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即在国家或政治共同体中,个体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或者说,个体应该经由何种身份与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发生关系。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以来,思想家不断赋予这个论题以时代意义和学派“偏见”,随之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理论面貌和斑驳陆离的学术观点。本书以共和主义语境中的公民身
《空间政治学--政治文明新高地的复合建构之道》主要运用政治学、国际关系的有关理论,特别是复合建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空间政治学进行较深入的基础理论性研究。从空间政治的技术缘起着手,分析了空间政治关系的演变和空间政治运作过程。进而探讨了空间政治中单一主体试图利用外空优势控制全人类的帝国主义企图与航天
《经典教材教参系列:公共政策学》在国内外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吸纳国内同类教材优点,反应公共政策研究的新学术成果。《经典教材教参系列:公共政策学》主要包含四个部分: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研究学术前沿。《经典教材教参系列:公共政策学》体系新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介绍
本书内容旨在使学生领会公共政策的知识框架,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研究领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厘清公共政策过程的基本脉络,达到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观察和认识。本书主要介绍了公共政策的概念、主体理论、基本过程和相关方法,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概?
本书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人权的重要性,而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以人权为核心的专业,认为人权奠定了社工的价值基础,并统摄了其全部的实践范围。突破了启蒙现代性的框架,提出了后启蒙视角与社会工作的密切关联。本书主张,人权无法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更多是提出问题——对实践
在自然与人类共同的过去六个世纪的历史中,自然仅仅发挥输入的作用并构成一系列后果,亦或是重塑了人类在生命之网中的象征性的和物质性的关系?本书作者通过历史的调查和理论的解释,提出了“作为环境史的现代性”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把作为“世界-生态”的资本主义,把资本积累、权力追求、自然的再生产这些社会生态要素,辩证地联系到了一起
《工业文明的衰亡》为20世纪末美国环境政治理论领域最早的论著之一。该书在揭示危机中的发达工业社会沉溺于经济增长给地球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同时,质疑“帕累托最优”经济目标的社会意义,质疑以经济增长为手段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作者认为,当代工业社会以经济无限增长为核心价值观,将政治问题还原为经济问题,这是当代工业社会危
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这是一本探讨制度理论、探索制度奥秘的书,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关于制度的随笔文集。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作者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感、使命感,以喜闻乐见的笔
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将权力区分为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种来源,追溯了它们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本书(第四卷)分析了从1945年至今的社会权力历史,它聚焦于二战后全球秩序的三大支柱: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体系以及世界仅存的帝国——美帝国。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帝国在这一时期彼此互动和相互转换。迈克尔曼的
肖滨主编的《中大政治学评论》是由中山大学政治科学系组织编辑的年刊形式的系列学术丛书(每年出版一辑)。中山大学政治科学系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学术团队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抗争政治、公民政治、劳工政治、地方治理等为研究领域。《中大政治学评论》以展示国内外政治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为目标,以肩迪思想、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