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学习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学习项目组织编写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从“项目”着手,具有医药卫生行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所设计的“任务”是医药类学生毕业后上岗就业及日常事务所能遇到的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并能结合趣味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和正确利用
《科技信息资源检索》立足于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结合我国高校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系统介绍了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原理,并以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为重点案例,详细介绍了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信息资源检索》还介绍了专利和标准的基础知识及其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与知识发现指南(第2版)》的主编是吉久明、孙济庆。《文献检索与知识发现指南(第2版)》:第1章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文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对大学生普及信息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日益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与道德危机,在介绍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与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信息安全
邓翀编著的《中医药文献检索(供研究生及七年制中医药类等专业用修订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以培养研究生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为目标,除介绍传统的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知识、古代中医药文献检索与利用外,重点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国内外主要常用网络数据库以及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等方面进行
信息检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使之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检索、筛选、分析、评价、管理及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检索/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取材新颖,注重
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和著录规则
国家图书馆图像资源元数据规范和著录规则(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准规范成果)
《藏书家(第17辑)》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藏书文化研究散议、侨居济南的藏书家柳堂、藏书家和藏书楼轶闻两则、文源阁址话今昔、前世今生新风楼、津门读书记(上)、南三阁《四库全书》零本寻访记等。
本书收录关于读者服务与文献典藏的50多篇论文,包括读者服务探讨、文献典藏与研究、图书馆事业研究、儿童图书馆与儿童阅读、图书馆史研究和其他等六个类,探讨了全面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深度挖掘馆藏魅力等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隧录亟待被重新思索与定位,编目需回顾历史、前瞻未来、探究内涵、发掘其更深层次的潜在价值。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传统的编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反映图书馆传统核心理论内容之一的编目规则也在原基础上依据实际发展进行了多次修订。0本书是对基于FRBR和RDA的编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