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边塞诗长于叙事,议论弘肆,说理透辟。一方面,继承诗史传统,在纪事、剪裁、美刺中彰显边情,传递边见;另一方面,通过言随意遣、“以文为诗”务求说尽,最终呈现为以理驭情、知性反省、务实少虚的特点。此书为北宋边塞诗的综合性专题研究,从北宋边塞诗的生成土壤与边防背景,诗中的地域书写与恢复情结、忧患意识与医国情怀、民族交流与战
本书主要从空间维度、文学角度和文化角度来对古代广西山水散文进行整体研究。书中将广西山水散文作为整体,在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分析探讨了古代广西山水散文的题材、表现手法、文体类型,其与广西地域文化、山水文化、流寓文化、边境文化、多民族民俗文化的关系以及古代广西山水散文作家的心态等问题,有助于读者在了解广西地域文化的背景下,
《骑鹤学唐诗.经典诗篇》丛书是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唐诗知识漫画读本,《骑鹤学唐诗.经典诗篇.1》是其中的第一本。书中以诗歌创作时间为序,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和轻松有趣的漫画,由一个个可独立阅读的漫画故事,从不同侧面科普多首经典唐诗的相关知识,再现其时代背景和写作场景,同时注重注释、译文、诗歌拓展等热点知识的传授,让孩子们在轻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担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以来的讲话、访谈50余篇。书稿按写作或者发表的时间进行排序,阐释了作者对于中华诗词学会工作的思考、地方诗词学(协)的调研,以及筹建各个地方工作委员会时的讲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华诗词复兴的展望,对开展诗词学会具体工作的思考,反映了自担任会长以来的所思所想和心路历程。
本书为“好新闻”系列丛书第二部。写好消息是记者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本书精选1-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作品70余篇为分析对象,加之赏析文章。赏析文章联系当时新闻传播的实际需要和新闻采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获奖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探讨消息写作技法与技巧,此外还延展了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李怀民的唐诗选评著作,集中反映了李怀民的唐诗研究成果和诗学思想,在清代诗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书稿对《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进行全面整理,以咸丰甲寅(1854)新化邓瑶校跋本为底本,校以其他抄刻本,同时参校《御览诗》《文苑英华》《全唐诗》等善本唐诗选集、总集以及张籍、贾岛等
中国楚辞学肇始于汉代,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楚辞名家致力于穷竟楚辞的词旨奥义,在楚辞的校注、音义、考异、批评等方面厥功至伟。而近代楚辞学研究是楚辞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一段。本书致力于总结近代楚辞学的时代特色及其学术史价值,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近代楚辞学概貌,目的是厘清近代特殊背景下的学术思潮流变。第二部分
本书紧跟政策要求,结合时事,并填补了国内空白。作品主要以网络文学为研究对象,着力于对网络文学、网络文艺作品进行评论,剖析网络文学的创作维度,着力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介绍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文化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行业状况,介绍文学创作者的工作状态。2、着重分析一部优秀的网络文学应该具有的相关要素,总结规律和创作经
百鸟衣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民间故事,其根植于民间,在壮族民众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历经数代流变,在历史的扬弃中衍生出多个版本,并逐步构建出具有“真善美”特质的故事内核,成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内容包括百鸟衣故事的流布与起源、精彩的鸟故事与鸟文化、百鸟衣故事中隐藏的壮族文化信息、百鸟衣故事的文化生命力等四个部分,用
任半塘先生《唐声诗》是音乐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扛鼎之作。其独创“声诗学”,以极强的开拓性与前沿性,实现了唐诗研究路径与范式的突破,至今仍具示范意义。本书以《唐声诗》为研究对象,阐发声诗理论、挖掘方法资源、梳理学术公案、辨析相关问题,总结《唐声诗》的成就与价值,力图呈现20世纪唐代音乐与文学研究的历程与创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