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普查每十年一次,是全社会各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要想通过污染源普查工作掌握全国范围内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离不开区县基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高效开展。《区县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技术指南》以北京市通州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例,提出了区县开展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的相关
本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围绕环境应急管理“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恢复”四个环节,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环境应急管理、如何开展环境应急管理、环境应急管理对象和工作内容是什么、如何做好这些工作、国内外这些工作开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等”这些理论知识。旨在介绍环境应急管理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同时,本书结合环境
农业源控制管理制度与减排政策示范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EPA)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掌握、表征和降低环境污染因子暴露的健康风险,来维护自然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暴露科学可以表征、评估和预测暴露,并为开展暴露和风险评估提供基本信息,同时也为降低相关风险提供有效策略。EPA需要了解环境污染因子是否会导致健康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这种暴露。目前EPA开展的环境风
环境总暴露是指空气、饮用水、土壤和膳食等介质中的某污染物经人体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多途径暴露的总量。暴露贡献比是指环境中某污染物通过空气、饮用水、土壤和膳食等介质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的暴露量占环境总暴露量的比例,可分为暴露介质贡献比和暴露途径贡献比,是制定环境健康基准的重要参数。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
为了解我国居民污染物环境总暴露特征,获得居民环境总暴露基础数据,为制定环境健康基准、明确污染物优先防控次序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将开展人群污染物环境总暴露调查纳入《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环科技[2017]30号)重点任务,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于十三五期间选择典型地区针对金属组织开展
本书着重介绍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噪声控制等环保设备的原理、设计、运行和管理等知识。每种设备介绍都尽可能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环保工艺,给出设备特点、适用范围、设计参数、运行原理等知识点,并结合实际提供了部分工程实例。为便于教学参考和学生理解,每章后面均有思考题。为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本书设
《中国移动源标准实施系列知识手册》丛书将分册出版,分别介绍移动源标准体系,汽车、摩托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类移动源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测试技术和排放控制技术等内容。该丛书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组织技术力量研究编写。 《移动源环境保护标准实用手册》梳理了现行有效的、重要的移动源排放标准,简要介绍排放标准的
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农业领域污染的重点,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规模化防控机制可以起到有效降低甚至消除污染的作用。本书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性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情况开展调研,立足省情市况和区域性具体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力求助力经济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洱海流域是生态发展较好的重点区域,对于区域
本书阐释环境健康风险治理的法理基础,剖析伦理学(环境正义)、经济学(环境效益)、社会学(环境公益)、法学(环境权利)视角环境健康损害效应滞后的管控方式,在总结发达国家环境健康风险防范模式基础上,探索国家环境与健康制度建设的中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