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青杨脊虎天牛为研究对象,从7种白僵菌中筛选出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具有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影响因子研究,并开展了其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和致病机理的探索;采用释放花绒寄甲和管式肿腿蜂两种天敌,以及白僵菌无纺布技术对青杨脊虎天牛进行室内外防治试验;采用不同频率的黑光灯在
本书分梨树病害、梨树害虫和其他有害动物三部分,包括梨树病、虫和其他有害动物共552种,分别记述了它们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害虫和其他有害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
本书围绕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从生理生化到分子机理等不同层面系统阐述了病原物致病与寄主植物抗病的过程,从而启迪实验者进行探索性创新研究。
蝗灾在中国的农业灾荒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危害影响深远,也是农业自然灾害的最典型代表。历朝历代对其发生都十分关注,不仅史料记载多,而且防治手段也多种多样。此前,在我国已四次系统整理过中国历代蝗灾记载,但均不够系统全面。本书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国植保系统对东亚飞蝗发生区以及历史蝗灾的全面勘查成果。本
本书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中国东亚飞蝗五十年来实施东亚飞蝗的可持续治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记录1987年1997年,全国农业植物保护总站组织有关省、直辖市植保站开展了第#一次东亚飞蝗蝗区勘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东亚飞蝗的蝗区分布范围、发生面积、生态状况和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的描叙和记载。2009年2018
“西沙群岛岛礁植物病害原色图谱”为—个彩色图谱系列,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的胡美姣研究员发起,这本书为南海西沙群岛岛礁植物病害原色图谱其中的一卷——永兴岛卷,以图谱+描述的形式记录了西沙群岛永兴岛上的原生植物、园艺植物、棕榈植物和果蔬4类植物69种病害的病害症状、病原菌种类及部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可
本书以解决医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以培养和启发医学生创新思维为中心,在保证先进性、实用性、系统性、严谨性和权威性的同时,用适合医学生阅读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烟草病学内容,使医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吸烟为致病之首恶,控烟为防病之首善。此外,为了突出本教材立足中国控烟实际情况的特色,
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分为基础知识和病害防治各论两大部分。其中植物病害防治的个论部分,以病原物类型划分为菌物、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和非侵染性病害六大部分,以期在探索同类病害的防治方法时,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每个章节后都附有实训任务,强调
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颁布《农作物病虫害条例》,是保障国家粮食和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行政法规。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分类管理,2020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地贪夜蛾、地螟等虫害和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等7种病害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本书以《一类农作物病
本书在明确土壤管理与作物病害可持续控制、作物抗病虫性原理及其与矿质养分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大量、中量及微量元素养分影响病虫害发生的机制,提出了控制病虫害的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同时以云南水稻生态系统为例,深入分析了水稻种植管理措施(抗病品种、施肥、农药等)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动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尤其是以小麦和蚕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