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参与的国家术语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对“航海科学技术”“船舶工程”“海洋科学技术”“水产”“信息科学技术”“测绘学”“石油”等涉海学科中含义相同或者高度相似的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的英汉表述异同为研究对象。涉海术语承载大量航海科技信息,成为自然科学术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科技术语翻译研究多侧重于英汉翻
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海洋档案馆基本情况,介绍馆藏档案资料基本内容和成分,指导利用者和馆内业务人员查阅利用档案资料的工具书。为高效服务有关单位和人员检索利用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资源,我们以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为依据,结合本馆实际情况编写了《指南》。《指南》的主体是馆藏档案介绍。由全宗名称、起止时间、全宗来源
日本海被称为“微型大洋”,研究其多尺度动力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全书共5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日本海海洋环境特征和研究现状;第二章日本海环流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日本海表层、中深层环流系统的空间特征;第三章日本海锋面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副极地锋长期增强以及东西支北移、而中支南移的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第四章
本书针对复杂动态的海洋环境,提出了无人船与无人机联合作业的方法,建立相应的作业决策与协同控制方程,并结合有效的算法求解。全书共7章,主要阐述了海上无人系统联合作业的现状与局限性,无人机与无人船联合作业的基本方法,以及针对已知动态和未知动态海上目标的无人系统联合作业方法与技术展现。
《中国儿童海洋百科全书》是以海洋知识为主的原创科普图书,读者对象为6~15岁少年儿童和海洋爱好者。全书包括认识海洋、海洋世界、海洋生命、海洋生态奇观、海洋资源、海洋与人类、深海探秘、中国海洋八个章节,从历史演变、地理分布、生态资源、人文风貌等不同角度展现海洋知识,着重介绍海洋探索、深海科考、海洋利用、海洋生态保护以及中
本书利用甲骨刻辞、铜器铭文、考古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对先秦海洋观形成的前提条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先秦海洋观蓬勃发展时期诸子海洋观的争鸣、礼制思想体系下海洋观的成熟,进而全面系统地总结先秦海洋观的内容与特征,再重点考量先秦海洋观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期助力中国古代海洋理论构建的研究。
本书从试验场的内涵开始,娓娓道来,对海上试验程序、海上试验平台的类型和功能、观测系统、信息系统、运行保障体系构成和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全面、详细、系统地论述,最后对全球各领域典型海洋试验场进行了介绍。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渤海海冰概况、渤海海冰遥感影像解译方法与解译图、渤海海冰模型模拟方法及模拟图、渤海海冰专题分析图、典型冰情年的冰情特征及冰情图片。
鼓起勇气,潜入未知的黑暗中,开启一段惊险的深海旅行!冰冷刺骨的海水中若隐若现的神秘亮光,冒着黑烟的海底“烟囱”四周活跃的海洋生命,还有那藏在海底的数座“沙漠绿洲”……深海,或许是地球上最可怕的地方之一。这里没有光亮,没有热源,无边的黑暗中时不时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深海生物。准备好出发吧!隐秘的海底秘境,等你一一探秘
本书是服务于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年度主题报告,围绕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开放合作和海洋综合管理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内容,提炼2022海洋事业年度主题,呈现2022年度海洋事业亮点和成绩,展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新动态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