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下)》是《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第五卷,以年序辑集了1996—2015年中国干旱灾害事实。本书以旱灾为主线,在吸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收集史料,跨越时间长,内容广泛齐全,考证认真严谨,分析全面深刻,是迄今为止很完整的关于旱灾的重要基础资料,该书可为我国抗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雷电电磁波的辐射、耦合及其屏蔽方法。本教材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较宽的专业覆盖面,注重应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防雷装置试验理论与实践能力。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讲述了雷电放电特性与瞬态辐射传输理论;第2章讲述了电磁屏蔽概说;第3章讲述了孔洞和缝隙对屏蔽工作的影响;第4章讲述了接地理论;第5章讲述了不同屏蔽
我们呼吸的空气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地球早的大气层里到底有什么?现在的大气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本科普图画书由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杜帕撰写,院士欧阳自远审定修正,讲述的是海洋的初形成过程。它用简单的文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图画带领孩子们开启一趟时空之旅,寻找和我们自身相关的秘密。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南京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每年均出现天气,气象灾害时有发生且增多趋强。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潜在威胁和风险不断加大。本书面向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群众和气象信息员,旨在介绍气象灾害出现的季节、提供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期提高地区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本书收录了六盘山地形云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系列成果。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内容涵盖了发展规划、空中云水资源、云雾降水宏微观特征、作业天气背景分析、数值模拟及作业效果检验、人影装备应用技术等方面。六盘山区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两屏三带”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黄土高原西部具有代表性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夏季典型雨季持续性降水过程和高温灾害事件,是由非常复杂的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本书围绕我国夏季典型雨季,包括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华北暴雨季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以及重大高温灾害事件的中期预报技术薄弱环节,系统分析了典型雨季强降水过程和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致灾特点,研究了中期时空尺度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天气
东亚季风是盛行于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及其环流的统称。东亚季风区的范围覆盖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中南半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东亚季风年鉴2017》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核心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3章。第1章描述了2016/2017年东亚冬季气候及冬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第2章介绍了20
本书围绕复杂山地环境下冻雨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通过冻雨天气过程野外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开展贵州冻雨形成的关键天气系统——云贵准静止锋的结构特征、冻雨形成的微物理及动力特征、地形对冻雨形成的影响、冻雨的集合动力因子预报方法、交通电力行业冻雨灾害防范措施等冻雨预报与服务关键问题的研究,凝练了贵州冻雨区上空大气的简
本书简要阐述了干旱定量评价与旱灾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了长江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和近期干旱特征,并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干旱演变趋势进行了综合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近几年来典型区域的干旱特点,结合当前展开的干旱评价和旱灾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建立了基于流域水循环模拟的干旱综合评估、基于供需水适配关系的
内容提要 水灾害防治与水环境调控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是水灾害(洪水灾害、水环境灾害、水生态灾害)形成机制、预测模拟和防治技术研究,内容包括近些年国内外学者以原型监测、物理实验、高精度数值模拟与预报为关键支撑,并融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无人机技术,实现多技术手段综合的研究工作,阐明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