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籍编纂史稿》由韩仲民编著。中国历代书籍浩如烟海,源远流长。《中国书籍编纂史稿》从编纂工作的角度,将考古出土的文物和文献资料的记载结合起来,按照古代书籍的形式分作简册篇、写本篇和刊本篇,介绍各个历史时期一些重要书籍的编纂情况和成书过程,是国内系统全面研究中国书籍编纂史的第一部著作。
马修·巴特尔斯轻松活泼的文字拂拭着我们笨重的、传统的关于图书馆概念上的陈灰,展示了藏匿于其坚固表象下的文化鲜活的核心。《图书馆的故事》为家庭及文化机构的必藏品。清晰、充实、发人深省,是一本值得回味的书。如果你认为图书馆沉闷无味,本书会改变你的看法。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已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源自国家信息中心承担的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书中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分类方法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介绍了信息资源和分类法的概
学科不仅是知识分类系统,它是一种知识生产、人才培养、资源分配的制度系统。作为制度的学科分为两个部分:即价值层面和制度结构。所谓学科制度的价值层面包括规范学科科学研究与知识传播的行为准则体系;而学科制度结构,则是支撑学科发展和完善的基础结构,它包括大学内的院系建制、专门的学术共同体(学会)、学术交流网络(学术期刊)等。《
图书馆学研究概论
《面向残疾人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采用何种资源形式和建设模式,如何创新服务方式一直是制约图书馆服务特殊群体的瓶颈。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建成,对于构建无障碍的信息交流平台作出了有益探索,且对资源组织形式、信息读取方式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模式。这些都为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面
《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及其发展模式的总体构架,试图从理论上建构数字图书馆建设理念、建设方针、建设机制;探索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基础构架及其运行体系、组织框架:探索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环境。本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及其发展模式基础理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体制及其发展模式、数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第2版)》在讲解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介绍了400余种国内外著名的数字学术资源/相关检索工具的内容及其查询方法,涉及200多个文摘索引/原始一次文献数据库、5万多种电子期刊、1000多种电子报纸、逾百万种电子图书,以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其中外文资源约
南宋藏书史—南宋史研究丛书(南宋专题史)
《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百年同人文集(1912-2012)》所收,以图书馆学及其相关学科学术论文为主,其他学科论文不限,兼收部分译文以及与文化、学术有关的其他文章。这些论文和文章均为正式发表过的。文章作者为自1912年迄今曾在四川省图书馆和成都图书馆工作过的人员。在职人员的论文或文章,省馆以副研以上职称、市馆以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