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国诗歌的叙事问题、古典小说与叙事传统、中国古代文论与叙事三个角度对一贯被研究者忽视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叙事传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本书着眼于李渔文化品格及其成因的考辨研究,是要在更久远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梳理影响李渔一生的各种主要线索,探讨李渔人生选择、思想演变、创作风格形成等的深层原因。并且通过一些基本事实的考辨,澄清李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尽量客观地描述出一个相对真实的李渔。论文共六章,前五章《李渔生平研究》《李渔文化品格研究》《李渔思
《文心雕龙》是我国*部文论专著,以体大思精,内容宏富,辞藻华赡,受到昭明太子萧统和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爱赏。此书《序志》篇说,勰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并慨叹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又以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作为父之枢纽。其《原道》《征圣》《宗经》诸篇,作为全书导论,反复阐明道原圣以垂文,
王艳芳著的《大众传媒视域中的女性文学》聚焦20世纪以来的世界华文女性文学作品,内容涉及文本细读、作家研究、比较整合研究和改编传播研究,共分四辑。**辑现代女性文学管窥侧重现代经典作品的解读与考辨;第二辑当代女性文学蠡测主要剖析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第三辑女性文学的比较与整合着眼于现当代女性文学的主体建构、性别意识、同
《陕西知青文学与知青作家》为陕西知青档案丛书中的一部。从1968年到1978年,长达十年之久的以老三届(特指1966-1968年高中和初中三届毕业生)为主体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期,近1800万城镇知青(包括返乡知青)与共和国一道承受相同的命运。这个庞大的群体被称为负重的一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以小说著名,但他同时也写了不少文艺评论。本书是他*结集的文艺评论集。分为四辑:谈散文、谈阅读、谈写作、演讲录。张炜以他温润的文艺之心,勾勒出一个时代的面影,张炜的文艺评论本身就是一篇篇小品文,文字鲜活,见解独到。
本书按时间排序,将王安石的一生分为入仕前后、转宦州县、在京为官、居丧讲学、执政变法、退隐钟山六部分。每一部分之首,先详细介绍该时期王安石的行迹、思想特色、创作风格等,俾读者有一总体的了解;随后精选若干具代表性的作品,对每一首详加注释,并做点评,评论中既包括创作背景、典故、寓意,也涉及一些基本的文学技巧,使读者对作品的艺
本书依据韩愈生平创作历程,选择代表性的诗文,加以注释、评析。诗歌依据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为底本,文依据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为底本,文献翔实可靠,而注释精辟简要,评析反俗为雅,适应读者欣赏习惯。
创造社研究学术论文精选集
本书精选了《文心雕龙》中的《原道》《宗经》《辨骚》《明诗》《论说》《神思》《体性》《通变》《情采》《声律》《丽辞》《比兴》《附会》《时序》《物色》《知音》《序志》等17篇,用独具特色的爱读式排版方式编排,原文与白话翻译行行对应,以达到容易阅读、容易理解、容易记忆的目的。每篇后配以精要解读,便于学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