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卓思女士秉承张永昌先生从器形和纹饰入手研究玉器的传统,在整理研究几乎所有已经发表出土玉器资料的基础上,拟选取各时代出土玉器的标准器,细致考察其器形、纹饰,总结时代本质特征,分人纹、龙纹、蟠螭纹、动物纹、组玉佩等类别,以图释典型器的形式,进行精确再现与详细讲解,并辅以变形、变体与特例补充说明,力求以图释构成图谱,形成中
全书以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轨迹为经线,以异彩纷呈的陶瓷文化现象为纬线,分别从地理风貌、城市沿革、制瓷工序、装饰工艺、名瓷欣赏、丝路瓷韵、瓷业遗存、瓷业民俗、老街古巷、历史建筑、历史人物、陶瓷故事和特产风物等知识板块,多角度、全方位、系统化地讲述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历史风貌。
本书通过钩稽大量文献史料,结合田野调查及考古报告,以图文配合的形式和史论结合的方式,分别从军事、文学、艺术、考古以及文字训诂等不同维度,发掘了蜀道摩崖石刻的价值底蕴,阐释了蜀道摩崖石刻的多维文化意义,是一本内容全面、可读性强的关于蜀道摩崖石刻的研究著作。
六百年的故宫,五干年的中华文明。浑厚朴拙的陶器、庄重典雅的青铜器、温润纯美的玉器、或清雅或富丽的瓷器、笔墨清香的书画……都是时光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一件件稀世国宝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故宫里与我们相遇。穿越历史,读故事,赏国宝,濡养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大格局。
本书是“南京博物院学人文集”的一种,收录了南京博物院著名文物考古专家纪仲庆先生多年来在文物考古方面的论文二十四篇,主要涉及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时代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一直到历史时期,代表性论文有《略论青莲岗文化》《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若干问题的探析》《苏北淮海地区新石器诸文化的再认识》《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
2003~2004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山东省临朐市小时家庄北朝小型寺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玉2015年出版了发掘报告。2017年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朐召开了“北朝唐宋佛教与社会——山东临朐白龙寺遗址考古发掘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近年来佛教考古的发现和研究进行了
本书系统梳理了吉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辑录了全市11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228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图文并茂,呈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的非凡历程,充分展示了吉安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英勇实践,生动诠释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本书是吉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革命历史研究的又一丰硕成果,是兼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红
《宜昌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报告》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宜昌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项目概况、文物价值等相关内容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介绍馆藏金属文物病害调查与研究,对文物保存环境、金属文物保存环境现状、青铜文物分析检测进行详述;第三部分,介绍保护修复技术路线和原则;第四部分,介绍青铜器保护修复;第五部分,介绍铁
2011~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的黄陵寨头河和史家河墓地,是陕北地区首次全面揭露发掘的战国时期戎人墓地,尤其是出土了大量特征鲜明的戎人陶器。2015~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清涧辛庄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中,又发现一批东周墓葬,并获取了丰富的陶器标本,其中包括数量较多且与寨头河、史家河颇为不同的另一类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