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文笔流畅、感情动人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在古稀之年深情回顾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水乡,细致地描摹水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那里特有的风土人情,还有自己从幼小到年老,在这片清新的天地里度过的美好时光、经历过的人生重要时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不舍,也流露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书中描绘的水乡风光
本书收录陈庆元教授二十多年间所写随笔。全书共分三辑:海东海西、学林漫录、闽海序跋。主要内容包括:外双溪钱穆素书楼;阳明山林语堂故居;坐落在彰化的明道大学;鹿港访古;鹿耳门七鲲身与成功大学;又见东海大学等。
《从汴京到赵家堡》一书所收篇章,无论写人,如韩愈、赵匡胤、朱熹、曾国藩、严复、路易·艾黎等;还是叙事记物,如宋朝兴衰、嵩阳书院、满清剃发令、中法马江海战、辛亥革命等,所涉及的内容,都在某一时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历史犹如聚变、裂变的核能,不因其消耗而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空间的扩展,作用会越来
《本命年冰雪大回转》作于2021年底至2022年中期,本文集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辛丑、壬寅生活实录与作者前两部文集《六十才终于耳顺》《似水牛年的挣扎》一样,都是以人生最大转折点六十岁退休为核心主题展开,可谓洋洋洒洒悲喜交加的退休三部曲,作家齐一民用生动传神幽默的笔触将北京人民非常时期苦乐交汇的生活细节一一记录,辅之
本书是葛兆光先生在日本访学时的读书随笔和日常生活中行旅、访友间的记录。不仅有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反思,对历史研究方面的新感悟,也思考了全球史视角对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影响,等等。此外,书中也有葛兆光先生读史时产生的对历史与现实之间比较的思考,以及对若干重要学术问题的新见解和新启发。
本书是一部聚焦四川省汶川县乡村变化,系统展示汶川县历史文化的散文集。以乡镇为单位挖掘素材,整理题材,形成文稿。用25篇文章记述了汶川县9个乡镇的山川形势、历史沿革、族群构成、名胜古迹、产业改革、乡村旅游等方面,挖掘每个乡镇的个性,又不拘泥于每个乡镇,力图反映新时代汶川的面貌、气质。
本书是近现代书信丛刊系列之一。吴士鉴(1868年-1934年),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絧斋,号公警,又号含嘉,别署式溪居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吴士鉴为吴振械曾孙。光绪十八年壬辰科中进士,殿试高居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读。后曾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民国间以评骘金石、考订碑板、精研史籍而名重一时
《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云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诗歌的沃土,是一个很有灵性和风情的地方,充满了浪漫和力量,这也为作家们提供创作的土壤和氛围。《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从作家的视角、文艺的形式,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踔厉奋发、生动实践,在社会经济文化各领
本选题为纪实散文,记录了作者于20世纪50至70年代在青藏高原工作期间的见闻,及其对西藏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本书从《晚香堂小品》《白石樵真稿》《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岩栖幽事》《安得长者言》《太平清话》《读书镜》等诸书中撷取小品文数十篇,分为序跋、尺牍、题记、清言以及其他等五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