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强调人权的重要性,而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以人权为核心的专业,认为人权奠定了社工的价值基础,并统摄了其全部的实践范围。突破了启蒙现代性的框架,提出了后启蒙视角与社会工作的密切关联。本书主张,人权无法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更多是提出问题——对实践
在自然与人类共同的过去六个世纪的历史中,自然仅仅发挥输入的作用并构成一系列后果,亦或是重塑了人类在生命之网中的象征性的和物质性的关系?本书作者通过历史的调查和理论的解释,提出了“作为环境史的现代性”这样一个崭新的命题,把作为“世界-生态”的资本主义,把资本积累、权力追求、自然的再生产这些社会生态要素,辩证地联系到了一起
《工业文明的衰亡》为20世纪末美国环境政治理论领域最早的论著之一。该书在揭示危机中的发达工业社会沉溺于经济增长给地球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同时,质疑“帕累托最优”经济目标的社会意义,质疑以经济增长为手段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作者认为,当代工业社会以经济无限增长为核心价值观,将政治问题还原为经济问题,这是当代工业社会危
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这是一本探讨制度理论、探索制度奥秘的书,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关于制度的随笔文集。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作者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感、使命感,以喜闻乐见的笔
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的来源》将权力区分为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四种来源,追溯了它们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相互关系。本书(第四卷)分析了从1945年至今的社会权力历史,它聚焦于二战后全球秩序的三大支柱: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体系以及世界仅存的帝国——美帝国。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帝国在这一时期彼此互动和相互转换。迈克尔曼的
肖滨主编的《中大政治学评论》是由中山大学政治科学系组织编辑的年刊形式的系列学术丛书(每年出版一辑)。中山大学政治科学系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学术团队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抗争政治、公民政治、劳工政治、地方治理等为研究领域。《中大政治学评论》以展示国内外政治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为目标,以肩迪思想、繁荣
迈克尔·曼分析社会权力史是从19世纪的全球帝国开始,并持续到1945年的全球史,聚焦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帝国的相关发展。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社会权力的来源(第3卷):全球诸帝国与革命(1890-1945套装上下册)》讨论了西方的“运气”及其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分歧”,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与日本权力的自我摧毁,
《常识》是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潘恩发表的一本小册子,它公开提出了美国独立问题,并痛斥世袭君主制的罪恶,极力主张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了战争期间人民大众的教科书,给后人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思想遗产。 《常识》是对这本书的重新翻译出版,更加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配了一些相关插图,有助于增加对这本书内容的理解。
《2016年考研政治新增考点精讲与临考点睛三套卷》严格按照新考研大纲编写,包含考研政治中考生关注的三方面内容:1.考研政治临考点睛三套模拟试卷;2.考研政治大题考前预测点题;3.考研政治2016年大纲新增考点精讲。做到了大题预测、时事精讲、模拟考卷三合一,为考生充分备考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应对危机: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分为理论篇和案例与启示篇。理论篇在总结突发事件基本特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入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成果,对突发事件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全过程危机管理为模型,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反应和恢复各阶段的应急处置要点进行了总结,构成了危机应对的基本框架。案例与启示篇收集了近年来世界各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