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引论
关学源流(精)
本书系杨世文教授、张劲松先生根据《朱子语类》的编排体例,首次将南宋大儒张栻的著述分类编辑、笺注,以集中体现张栻理学思想和修身治国思想,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尤其是本书作者本身就是《张栻集》的点校者,对张栻极为熟悉,其文本质量极高,本书整理水平亦极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分十二卷,分别论述张栻对修身、教育、治国理政、军事
关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派,由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创立。张载一生忧国忧民,著书立说,鞠躬尽瘁,终成中华文明灿烂长河里的一座精神丰碑。其“横渠四句”以及《西铭》所弘扬的境界与精神,被世代传颂,影响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依然充满生机。
本论著植根于中国古老的心学传统,建构了一套独特、自洽而又动人的思想体系,尤其涉及独到的心心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这一理论涉及对一些根本问题——人的存在本质、审美(诗性)本质、人的存在的二律背反(实存困境)等——的独到理解及解答。本论著眼界开阔、思想深邃、具有普遍的哲学概括力,可以解释迄今为止,人类历*有价值的存在状态及其
关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关中之学”,而是指张载以来的关中理学。从广义上说,关学是指由张载开创及其后一直在关中传衍着的理学的统称;而狭义的关学,则指张载及其后在关中流传的与张载学脉或宗风相承或相通之关中理学。
胡安国(1074-1138),又名胡迪,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北宋学者。本书既阐述了胡安国勤奋好学、拜得良师、结交益友,进而高中进士的青年时期;也记述了他提举学士、立朝大节、捍卫洛学的中年仕途;还讲述了他与程门高徒之间的交友与互相学习;并对他以毕生精力所作《胡氏春秋传》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书是福建省社科联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中的一本,介绍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的一生。他是堪舆学家和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他常以仁、义、礼、知、信教导子孙,病逝后谥文节。明嘉靖九年诏元定崇祀启圣祠。清康熙四十四年,朝廷赐给他的子孙紫阳羽翼金匾。本书强调了蔡元定对程朱理学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大贡献,后世学者称
本书以10个章节的篇幅勾勒出李侗平凡而影响深远的一生。李侗青少年时因科举失利而放纵自己、桀骜不驯;24岁时,他幡然醒悟,以书信拜师罗从彦,从此儒门多了一个能传承道统的青年;学成后,他隐居樟岚,默坐澄心,体认天理,一静就是40年。书中主要讲述了李侗的生平主要事迹,详细论述了其理学思想的形成与成熟,展现了李侗与罗从彦、朱熹
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朱子传人。他一生传播和推广理学,致力于朱熹的道统地位的维护,创立了勉斋学派,为确立朱子理学为中国思想界之正统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勋。本书按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时间顺序叙述了黄榦的一生,讲述了黄榦为学、为官、为人的特点,展现了黄榦朱子理学*传人的光辉成就,详细讲述了黄榦对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