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以兼顾文学性与通俗性的语言、精美有趣的连页配图,为孩子精心编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解读剖析藏在故事中的“中国人精神”,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是一套孩子日常读得懂、内容记得住、考试用得上的专属于中国人的精神成长指南。 丛书针对低、中、高年级三个阅读年龄层,低年级的明理、正己两册专注于认知自我,内容涵盖苦乐、俭奢、
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学术及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与中枢,两千年来各种著作汗牛充栋,但一直缺乏严整、系统的通论性、总结性著作,直到晚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与《经学历史》,才对两千余年经学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论述。《经学通论》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对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
全椒初建于西汉,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古文风昌盛,历代文人都热衷于著书立说,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自宋代至民国,全椒文人编著的书目197家485种,比县志著录的247种多出238种,占滁州市古籍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为充分展示全椒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政协全椒县委员会组织专
《中国经学》第二十九辑,在“日本经学研究专栏”“经学文献”“经学历史”“经学义理”“书讯·札记”等五个栏目下,汇集了包括陈鸿森《陈立编年事辑》、山本正一《清代汉宋两学管窥》、蒋明《明至清初目录书四书类的生成演化与安置纠葛》、许子滨《礼书侯制尺度郑玄注辨析》、秦培超《〈京房易傳〉文本流傳考辨》在内的13篇专门研究中国经学
经学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石,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学术体系之大宗。近年来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上上下下的关注,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众声嘈杂之下,需要对经学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与阐释。本书由复旦大学历史系邓秉元教授主编,分学术遗札、古典新诠、经学历史几个部分,学术遗札收录了林宰平致锺泰的五通信札,颇具学术价值。古典新诠继续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