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中医继承和发扬的主要方式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是全省综合性医院中早成立的中医科之一。其技术力量雄厚,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广泛汲取各家之长,融中西医于一体。发展至今,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成为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拥有一支具有高深理论水平、临床经验丰
《中国针灸思想史论》是“铜人文丛”中的一本。本书稿为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针灸思想史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作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研究的集中成果,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
对于针灸学而言,民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传统的知识不断被质疑与解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没有完成构建,保守主义的针灸师与颇具新思维的中医医家之间既有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共享利益,同时又有学术观点与新旧之争。日本明治时期经历了针灸近代化历程,民国时期日本针灸医籍的译入,也影响了中国针灸的理论与实践。
常见病针药结合治疗
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每个章是一个季节,每一小节以节气介绍作为开篇,传递了不同节气的饮食知识,分享了适合不同时节的菜肴。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节气食谱。
本书针对孩子身体上五大系统30种常见问题,提供对症的小儿推拿和食疗方案,并且分享了四季保健的推拿手法和四季五补的食疗理念,以分步骤彩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家长更好地了解小儿推拿,即学即用,真正把这种绿色中医疗法和三餐四季的食养方案结合起来,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
本书立足于中医临床的实用性,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概要,详细论述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眼科、男科及骨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辨证要点、临证处方及药物剂量等。部分章节还介绍了针灸、外治及其他简单易行的办法,方便读者参考学习。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神灸经纶》为清代徽州歙县名医吴亦鼎(字砚丞)编撰,成书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这是一部灸疗专书,在中华针灸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全书共四卷:*卷论述蓄艾、下火、坐向、点穴、人神所在、灸忌、用艾、灸炷、补写、灸后调养、灸疮膏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循行、五输穴、骨度尺寸;第二卷论述十二正经穴位、奇经八脉穴位,附
国医大师孙光荣结合自身临证经验体会,通过12个专题,向读者亲授其“中和”学术思想,“护正防邪,扶正祛邪”的学术观点,“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临证思辨特点,以及处方药精量小,讲究“清平轻灵”“中病即止”的方药特色。其语言通俗易懂,讲解丝丝入扣,深入浅出,值得中医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小儿推拿是以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预防保健的方法。其适应证广,从新生儿到12岁儿童,从五官科、皮肤科到内科、外科、神经科,对急、危、重症患者都能发挥一定作用。尤其对消化、呼吸、小儿痹证、痿证等均有一定疗效。这种疗法能提高小儿免疫力,基本无痛苦,很少有不良反应,不需要医疗设备,操作简单,小儿易于接受,经济实惠,易学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