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心理学专家曲伟杰的访谈录。他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心理学校曲伟杰心理学校,迄今已有三十余年。国内呈现中国心理学家或心理学专家其自身成长的著作并不多见,而本书以平白的叙述,呈现了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长为心理学专家的心路历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是对曲伟杰本人的采访,第五章是对其身边人的采访。前者讲的是
他是一个复杂的人,有激情时的高声放歌,亦有低沉时的浅声轻吟……他是一个行路之人,密州黄州的超然物外,杭州儋州的躬身入世……用一本辞典,80余个词条,多核心书写东坡的传奇轨迹。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提取苏轼的人生大事件,在64年的人生经历中点出东坡的传奇所在。成长、文气
《杨度与梁启超我们的祖父与外祖父》系杨度之孙杨友麒、梁启超外孙女吴荔明夫妇合著,它是国内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杨度、梁启超合传。全书史料丰厚,见解独到,总以时间为序,在整体纵向叙述的同时,采取比较研究的方式横向论述,横纵交替。它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杨度和梁启超的生平及二人的关系,也介绍了他们与同时代重要历史人物(袁世凯、蔡锷
本书不以“我”为核心,而是将目光投向从艺经历中的人和事,其中有作者的父母、老师、爱人、朋友以及诸多合作者,用动情的文字讲述了其多年的学习经历、恋爱经历和演出经历。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一段段经历是作者对生活的体悟、对演艺生涯的总结、对演艺经验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本书设有生平钩沉、交游丛考、艺术研究三个栏目,收录了《吴昌硕的候补文官生涯——兼及其书画、篆刻应酬》《吴昌硕与吴云交游考——兼及吴云“篆刻观”对吴昌硕的影响》《吴昌硕早期印谱三种笺释》等文章。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统古迹保护领域的代表人物、清乾隆时期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事迹和成就,以毕沅在陕西等地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讨论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将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
本书为纪念我国著名会计学家和教育家欧阳清先生而作。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清风劲节:先生传记”,从少年求学、东财工作和退休生活三个时段概略记述了先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一生;第二部分“皓月呈辉:先生学术与教育思想”,系统整理了先生的学术思想、教育思想、重要学术观点和主要学术成果;第三部分“穆如清风:缅怀先生
本书收录学界介绍来新夏先生学术经历以及研究、评价来新夏先生学术成就的文章。本书反映了学界对来新夏先生的高度赞扬,也不乏具有学术价值的探讨评断,是了解来新夏先生学术成就和治学路径的重要著作集。
黄保欣先生(1923—2019),福建惠安县张坂镇(今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人,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香港联侨企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捐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泉州培元中学,对家乡公益事业贡献重大,品德昭彰闻望素著,成就卓越堪称人杰。内容记述黄保欣先生一生经历、主要业绩功,从立志取进、塑料称王、重任委身、主建机场
邓子基(1923年6月—2020年12月22日),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著名财政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专于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曾荣获国家、省部级荣誉奖励50多项,以及“国家荣誉勋章”、“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国)和“终身杰出成就金人奖”(美国)等,2017年,获首届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本书为纪念邓子基教授百年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