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总结和概括法制文学的特征时,以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实证分析为基础,得出了符合文学实际的理论结论。一方面,从法制文学的内容层面上讨论了法律实施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揭示出法制文学作品不停留在法律实施的法治层面而渗入伦理道德心灵世界的文学特征;另一方面从文学生产体制和文学价值取向关系上,阐释法制文学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审美价
内容上,本书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组织章节,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体,同时对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针对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文学思潮,以及重要的作家作品均有简明扼要的介绍。体例上,本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设置以下板块:文学史概论、作家介绍、作品选读、作品导读、思考与讨论、拓展与延伸和推荐阅读。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全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
《韩愈研究(第8辑)》所收论文涉及韩愈诗文创作与理论再评价、韩愈思想与韩愈文化研究、韩愈诗文版本校勘与流传、韩愈的接受史与海外“韩学”研究、韩愈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与地域文化及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等诸多方面,汇聚了包括张清华、阎琦、曾楚楠等“韩学”研究专家和胡阿祥、郝润华、杨国安、刘宁等“韩学”中坚以及丁恩全、丁
《清人编选的文章选本与文学批评研究》从编选者、编选背景及过程、选录作家及作品、评点、刊刻、流传、影响等方面入手对清人所编文章选本进行文献梳理,力求把握其整体面貌,揭示其文献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清代社会的政治、文化、科举、教育、学术思想、文学创作、文学思潮等因素,对选本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探讨和发掘其理论价值。采用文献与
本书在中国文学史和灾害史的背景下,分类考察了两宋诗、文、赋、词有关自然灾害的文学书写,对其题材内容、思想艺术价值、文学成就影响、写作传统等作了比较翔实和全面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于灾害题材创作的文学意义、文学影响、社会功能、创作动机及其相关创作规律进行了总结,并由此窥视和反思了宋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及其文学承传关系。鉴于灾
在蒙哥汗时期,忽必烈受命总理漠南汉地,在他的藩府之中聚集了一批汉族文士,这些文士对元代的制度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本书首先对忽必烈藩府文人群体加以考察,探讨藩府文人群体形成的文化背景和潜邸文人群体的构成,忽必烈藩府文人心态等进行了论述。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对忽必烈潜邸儒士与元代文化文艺政策以及元代文学发展展开论述。该领域之
本书打破笼统的魏晋主流式的文学批评写作模式,从东汉末年士人活动与皇权更替、人物品评与文学批评等入手,探讨文学批评的形成与特质。认为时代变革下士人的政治活动、创作活动等为文论发展提供契机并注入新内容,冲击了士人心态、思想,激荡了新的文艺观念。本书力求爬梳古典文论从其他学科逐渐剥离而独立之过程,探清风俗审美、文学批评转变之
书稿为作者近年来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文章,共分为四辑。辑一,主要是对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前十年长篇小说文体流变的梳理和研究,属于综论性质。辑二,主要是对山西新锐作家作品的评论。辑三,对中外经典小说(主要是长篇)进行重新解读。辑四,乃网络通俗小说刚刚兴起时,所作的一些探讨和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反映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与发展,力图在世界的语境中,以比较的眼光,从多学科的视域面对并回答国内学者所面临的文学与文化问题。该书集中刊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反映国际国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最新的研究信息。本期既有对全球化视角下《三体》乌托邦性质的研究,又有对京派小说乌托邦书写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