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全真文学研究》以金元时期全真宗师所创作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在整体把握金元全真作家群体及其诗词创作情况的基础上,分为六个重点内容对全真诗词进行深入解析,包括:金元全真诗词的文化特征、审美特征、济世精神、精神家园建构、价值消解与探寻、多重天地与情怀等。本书依循的是文本细读和文化解析双径并行、互为经纬的思维架构,多角度多
本书从诗歌创作和艺术批评两个角度,探讨杜甫诗歌对宋诗的影响,梳理宋人杜诗艺术批评的主要观点。一方面,通过对宋代诗歌的考察,本书稿全面梳理了宋代诗歌创作学杜的阶段性及其特征。其次,本成果全面探讨了杜诗对宋代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宋人学杜的成就和局限。另一方面,书稿全面总结了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的主要观点,从诗歌成就、艺术渊源、
论词绝句是我国词学批评的传统形式,它与词话、序跋、词选、评点、论词词一起,成为词学批评的主体形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与载体,我们有必要对其予以细致的考察,以为建构与促进我国当代文化建设提供助力。我国传统论词绝句的发展流变脉络大致可概括为:元明两代为孕育衍生期,清代前期为成长发展期,清代中期为全面繁盛期,晚清时期
本书以四川当代散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时间来构建本书理论框架的同时,又以空间理论作为重要的辅助,既照顾了时间序列中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又兼及特殊散文作品的历史地位和作家在四川当代散文史的突出作用,力图从历史维度对四川当代散文艺术进行学术梳理和理论研究,旨在探究四川当代散文之于区域性文学史的意义及其在审美文化系统建
“唐宋八大家”在当代国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不单在文学上垂范后世,在政治活动、个人生活、思想境界、艺术创作等方面,亦足以彪炳史册,光耀千古。本书“内篇”从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入手,全面呈现了“唐宋八大家”的生活、思想、创作面貌,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家的全貌。“唐宋八大家”的很多文章读者都耳熟能详,都是古文的经
本书上篇为汉赋评点的总论,力图揭示汉赋评点各类载体的评点特色及相互关联;下篇选录明清时期重要赋集评点个案进行研究,作为汉赋评点的典范。书稿在大量搜集、整理北大、清华、国图、陕图、及南图和南大等国内各大图书馆所藏赋学评点文献的基础上,将汉赋评点置于中国文学?
周汝昌是中国当代研究古典小说的大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得妙趣横生,极为精彩。这本书就是在他“百家讲坛”讲座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扩充、进一步发挥而成的。本书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主要框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理解小说的意义与价值,以富有特色的启发式、漫谈式语言,对中国古典小说做了详细的解读,也对中国古典小
本套丛书包括高淮生教授的五部著作,分别为《红学丛稿新编》《周汝昌红学论稿》《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名家与红楼梦研究》《昨夜的星辰——红学书评初集》,追踪高教授提倡的红学学案体这一现代学术史模式之路径,全景展现高教授对《红楼梦》研究的学术总结与反思。各分册在内容和写法上相互承袭与创新,构成主脉清晰、分枝丰富的完整学术体系
《人间词话》是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文学批评著作。王国维以深刻的思辨理性将中西方哲学观、文学观相融合,形成中西兼融的特点。全书以“境界”为总纲,涵盖以往词人、评论家提出的“兴趣”、“神韵”、“格调”、“情境”等多种内容,把写景与言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国古典诗学的结束和现代诗学的开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较全面、系统梳理和展示了民间诗刊的创办、交流和衍变发展的生动景象,自然呈现民刊生存状态及诗歌生态,并对民间诗刊的起源、发展、当下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本书堪称一部较为完善的民间诗刊的“活化石”“活档案”,能为诗歌写作及民刊创办提供有益借鉴,以此推动诗歌的创作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