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碳排放超过50%来源于制造业,本书面向我国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需求,系统总结了制造系统碳流动态建模及碳效率评估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低碳制造的内涵、典型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碳流动态建模方法、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制造系统碳效率优化与精益管控方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富碳的行星上,作为碳基生命,没有其他元素像碳一样对我们如此重要。 碳无处不在:在你的头发、骨骼、血液和每一个细胞里,在你吃下每一口食物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里,从乌黑的煤炭和石油到闪闪发光的钻石和宝石,从婴儿服一直到灵柩,碳贯穿生命始终。 碳神秘莫测:太阳的终点是碳,生命的骨架是碳,地心最深处可能包含大量碳,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和碳汇,但在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下,部分生态系统也可能转变为碳源。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进行系统调查,以及收集、整理文献中碳源汇数据,是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基础。本专著在对以往研究中样地尺度碳源汇调查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碳库调查两套技术
本书研究了东北地区气象条件在二次颗粒物的迅速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冬季极端重污染事件中气象和化学的协同影响机制是霾生消的关键。研究了影响东北城市群地区城市、郊区和农村霾污染的主要化学组分的差异。主要结论有三:一是中国东北城市群冬季重霾期间的污染类型是以燃煤型为主(占53.2%),机动车(占13.9%)、区域传输和工业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正在进行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系统性变革。为了推进双碳目标,人大重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科技传播中心、《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联合各位专家,为了传播绿色发展核心前沿理念,紧密围绕碳中和,联合举办系列讲座,传播与碳中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将此编辑成书。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一场硬仗达峰中和一次大考治国理政,我
该研究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和能源碳排放视角研究区域碳排放变化规律,揭示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并设计不同发展情景预测区域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最后以天津市为例,在分析计算碳排放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碳减排实现机制及路径。
本书在协同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全书总共分为四篇,共十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全书的结构安排等。其次,深入分析了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协同治理的机制及面临的问题。再次,探究了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协同治理机制及面临
本书是一本给儿童普及碳中和概念的图文书,以一个小朋友对碳中和的疑问作为起点,通过“未来水世界”“我是小碳”“全球变暖”等7个板块逐步讲解全球变暖的概念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提出什么是碳中和,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要素有哪些,世界各国为碳中和做了哪些努力,以及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应该怎么做等。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把专业知识讲述
碳中和技术概论
2007年,中国发布了第一个国家气候变化计划,制定了2010年的各项目标和配套措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包括了新的目标,包括碳强度降低17%(每CNY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还制定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工作计划。2014年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计划》为谈判巴黎协定以及随后于2015年6月提交的